返回297.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二更)(第3/4页)  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楂过季之前,姚瑶提醒宋强夫妻,多收点山楂,好好存放起来,这生意能一直持续下去。成本低廉,收益不错,精细活儿,也不用费什么力气。

    于氏娘家院子后边有两颗很大的山楂树,往年都没人摘,今年听人说姚瑶姥姥家要这个酸果子,于氏一家把那两棵树上的山楂全都摘了,装了一大车,拉到了姚瑶家,说扔了也是扔了,送给他们。

    宋强过来拉走,回去称了重量,该多少是多少,把钱给他们送去了,看张壮壮人实诚又不笨,问张壮壮愿不愿意跟着他干。他有个建筑队,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能学泥瓦匠的手艺,将来不管是跟着宋强干,还是自己干,都是不错的路子,张壮壮当然求之不得。

    在这过程中,于氏结识了刘氏,两人性格相似,一见投缘,看刘氏有点忙不过来,于氏主动提出可以帮忙收山楂。

    刘氏正发愁呢,收山楂这活儿累,得到处跑,跟人讲价,而且钱不多,怕找了亲戚不好算账,最后结了仇,看于氏人实在,就把收山楂的事情交给了于氏。

    张老头这些年拉着板车买豆腐,十里八乡都很熟,问他哪家种了什么树,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接了宋强家的活,他一早拉车卖豆腐,于氏跟着,顺路收山楂,还可以拿山楂换豆腐,啥都不耽误。刘氏从于氏手里收的价钱是固定的,他们能跟人再讲价,多赚的就是自己的。

    所以入冬之前,张大柱家靠着帮宋强家收山楂,也赚了不小一笔。再把家里的三头猪卖掉,能过个好年。张大柱和张壮壮父子这几个月卖力干活,张老头风雨无阻地卖豆腐,省吃俭用,已经有了点积蓄,努努力,明年就能盖上新房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心往一处用,劲儿往一处使,过去那些芥蒂慢慢消除了。张老头跟张大柱身上的坏毛病也没了,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好的。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姚瑶听姚大江说,去买肉结果张大柱不肯收他的钱,就笑说这次不给了。

    张大柱家的猪肉好,到下晌就卖完了,还专门让张壮壮给他师父宋强送了十几斤好肉过去。

    再见张翠翠的时候,姚瑶跟她说,让她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以后他们家做的豆腐,专供给林家的酒楼,也没说价钱。

    张翠翠一开始不好意思,觉得姚瑶已经帮他们家很多了。要不是看姚瑶的面子,宋强和刘氏不会那么容易就跟他们家合作的,宋家村多的是人想巴结宋强家。张翠翠知道宋强主动提出收张壮壮当徒弟,是姚瑶从中间牵的线,只是姚瑶都没提过。

    “是因为我觉得你家的豆腐最好吃,别人做不出来那个味儿,所以才要合作的,别想太多。生意归生意,你回去跟你爷爷商量商量。”姚瑶笑着说。现在她的生意做的已经不小了,张大柱家的人也没什么毛病了,拉扯他们一下,就算只是为了张翠翠,也是小事一桩。

    而且别的不说,张老头的豆腐确实做得特别好吃。在商言商,酒楼正在扩大规模,提高档次,食材的质量选最好的,很正常。

    张翠翠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家人哪里会有什么意见?全都喜出望外。

    张老头年纪毕竟不小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豆腐,还要拉车出去一块一块卖,很是辛苦,也卖不了两年了。林家酒楼是什么样的存在,他们最近可是听说了不少,据说在京城都开了分店,生意火爆。

    姚瑶让林家负责采购的管事去跟张大柱家谈,管事看了张大柱家的豆腐,按照品相给价钱,比原来他们拉车去单卖,一斤还多了两文钱。

    之后生意怎么做,姚瑶不会直接参与进去,一开始说好了,必须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卫生,如果质量下降,或者出现别的问题,立刻中断合作。

    于氏拍着胸脯跟姚瑶保证,绝对不会出一点岔子。

    很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