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农门状元(一)(第2/4页)  (快穿)我是渣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邵瑜忙道:“郑婆子见谅,我也是被人蒙骗,我同窗说秦老爷是个鳏夫,丧妻一年,幼子不过一岁,我还以为他年纪不过三十出头,未曾想已经这般大的年纪了,若早知晓秦老爷年纪比家父还大,万万不会动结亲的念头。”

    郑媒婆闻言,倒也没有那么生气了,终究还是顾忌着对方读书人的身份,朝着邵老太问道:“老婶子,这门亲事当真不结了?那可是五十两的聘礼,十里八乡,可再没有人能出这么多银子,这乡试马上开始了,邵秀才赶考路费凑出来了吗?”

    邵老太脸上显出犹豫的神色,一边是大孙女,一边是儿子的前程,又看着家徒四壁的样子,难免有些摇摆不定。

    “娘,先前是我想岔了,以为能凑足路费,顺便还能给大丫找一个好人家,未曾想是同窗欺我。”邵瑜拉扯了一下邵老太,低声说道:“若是让外人得知,我为了路费将侄女嫁给一个糟老头子,只怕名声不保,日后纵然考上了,也无法做官。”

    邵老太闻言,立马半分犹豫也没有了,她一心想要邵瑜出人头地,怎么会损害邵瑜的利益,当即一咬牙掏出五个铜板来,递给郑媒婆。

    “这门婚事就算了,有劳郑婆子跑这一趟。”邵老太不舍得给钱,但若是不给就怕媒婆出去乱说话。

    郑媒婆望着寥寥几个铜板,有心嫌弃,但想着不能白跑一趟,依旧接过了钱。

    邵大嫂只觉得似是劫后余生,朝着邵瑜谢了又谢。

    邵瑜长身作揖,望着邵大嫂因为常年下地而长满老茧的手,满是歉意的说道:“大嫂,我一时不查,险些铸成大错,还请大嫂见谅。”

    邵大嫂倒没有多想,这个小弟是读书人,长期在县里租房求学,与他们这些泥腿子很少打交道,邵大嫂乍然得到邵瑜的道歉,还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亲事没有结成,邵大嫂先前鼓起的勇气就有些泄了,将菜刀藏在身后,她不敢埋怨婆婆,但想到自己说的那些堪称大逆不道的话,心底就止不住的虚。

    邵老太看了一眼邵大嫂的瑟缩模样,没好气的说道:“行了,少做这种鬼样子,没看到你小叔子回来了,还不快去做饭!”

    邵大嫂被骂了一句,反而放下心来,婆婆这样说,显然是不计较她之前的违逆了,她当即就高兴的应了,飞快的跑进厨房。

    “瑜儿,你那同窗是怎么回事?”邵老太活了那么多年,终究是长了个心眼,今天这事,怎么看都像是邵瑜被人算计了一般。

    “无事,我看错了人,好歹没有酿成大祸,日后不与他来往便是。”邵瑜笑着答道。

    等到糊弄完了邵老太和邵大嫂,邵瑜才有功夫消化脑海中传入的记忆。

    这是一个类似明清的时代,邵家位于金陵府下辖的一座小山村,邵老爹养了两个儿子,邵大郎和原身,原身是邵家的老来子,比上面的大哥小了将近十岁,邵老爹本就偏疼幼子,偏偏邵老大成婚多年只生了一个闺女,而邵瑜成亲一年,便得了一个儿子,这样一来邵老爹便更加偏爱幼子了。

    原身自幼体弱,邵老爹怕小儿子日后没出路,又见他天资聪颖,便送他去读书,原身还果真有几分天分,十四岁便考上了秀才。

    古时秀才便已经是万里挑一的人才,邵老爹见他一举高中,便更加认定了自己这个小儿子是天生的文曲星下凡,对原身有求必应。

    考上秀才还算容易,考取举人却十分困难,原主数次远行考试,但却总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未能高中,第一次乡试感染了风寒,第二次染了役症,第三次吃坏肚子上吐下泻……

    邵家原本家底还算殷实,但原主不事生产,只管花银子,不管挣银子,明明家中因自己要读书,田地都卖的差不多了,依旧熟视无睹,只一心要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准,不管父母家人的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