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今外生之二(第2/3页)  齐王今天也在混吃等死(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由于写了一手好字,且是胞弟唐煜临行前的嘱托,太子唐烽特意在庆元帝去翰林院选人时动了点手脚,将原来的小沙弥圆真,如今的新科进士钟兴派到庆元帝的身边充当侍读学士又称代笔。

    又过了十来日。夜色深沉,不见星月。太子唐烽身披轻甲,外覆玄色大氅,在心腹侍卫的簇拥下奔赴慈恩寺。

    庆元帝的身子越差,父子间的感情回温得就越快,曾经的怨恨,早就烟消云散。禅让之事已在筹备中,以庆元帝现在的身子骨,他真要让位的话,就是彻底放权给唐烽。事到如今,唐烽心中只余对父皇的愧疚和不舍,乍听说母后与表兄的私情,他想到没想就决定站在父皇一边。他有多愧疚,就对母亲有多不满,对奸夫有多痛恨。

    禅房内,家具东倒西歪,香炉翻倒在地,里面的香灰撒得到处都是。

    自知死期已到,何灏仍出言挑拨。他昂起头,嘴角擒着一丝快意的笑容“你纵使不想唤我一句父亲,也该叫我声舅舅吧”

    “大胆。”唐烽咆哮道,宝剑出鞘,剑尖直指对方咽喉。

    何灏朗声大笑,说不尽的畅快“你母亲都敢爬我的床,我有何不敢的谁教狗皇帝不能人道,满足不了表”

    寒光一闪,鲜血飞溅,头颅咕噜噜地滚到一旁。

    唐烽敢动手,就没打算瞒着何皇后。听闻爱人死讯,何皇后瞬时昏死过去,再醒来后,她还得面对怒气勃发的长子。

    昭阳宫正殿内只余母子二人。为人子者长身玉立,恰如三尺青锋;为人母者神色萎靡,却如雨后残花。

    心头在持续滴血,何皇后苍白着一张脸,快走上前拉住儿子的手“烽儿,母后知道错了千万别告诉你父皇。”

    终究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唐烽按捺住甩开何皇后手的冲动,闭上眼睛道“您之前竟然说他是您的嫡亲兄长莫非当时就想好了”

    何皇后的脸更白了,她哀声道“烽儿,母后真的知错了。”

    唐烽不忍再听“母后好自为之吧,该处置的儿臣都处置了,不会传到外头去您莫要再让父皇蒙羞。”

    长子去后,何皇后的脸色霎时冷了下去。

    这日她很早便歇下了。黑暗的床帐中,她无声地诵念故人的名字。

    舅舅恕纹娘无能,未能保住表兄,但您放心,我会为他报仇的。

    何皇后下定决心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说不心痛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孩子,也曾亲过抱过,然而除了这一个违逆的,她还有两个亲生子,孙子亦不缺

    至于说手段,三个儿子中,哪一个身旁没有她的人皇帝病重,所有宫人皆在她的掌控之中。替罪羊是现成的,太子妃娘家势微,本人亦被太医判定难再有孕,偏偏东宫良娣良媛皆有亲生子,太子登基后未必能保住正妻的位置。宫里传言说,前些日子二人曾大吵一架

    庆元二十七年秋,太子薨。同年,皇帝驾崩,何皇后荣升太后,与从藩地归来根基未稳的次子共享权柄。

    可惜凡事发生,必有根源。

    何太后固然是心思缜密之人,不巧她为之复仇的对象不愿意悄无声息地死去。何灏与萧衍联手设下这个局,可不是为了帮她扫清障碍当吕后的。

    太子妃庄嫣含冤而死,临死前总要挣扎一番;延净得何灏示警,连夜出京逃过一劫;崔孝翊亲手将后来全灭的方家人交与唐烽手中,不免窥出少许端倪

    景文三年秋,南苑行宫终于建成。唐煜带领文武百官及后宫女眷奔赴南苑围场行秋猎之事,夜间宿于行宫。

    帝王所居的明华殿中,母子对峙场面重现。唐煜一身明黄帝袍,较三年前威严许多,言语堪称字字泣血“虎毒不食子,皇兄究竟犯下何等罪过,招致母后如此狠手”

    丹阶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