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寡妇花事(七)(第1/4页)  窃香(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3

    “顾大娘, 刚回来?”

    “刚回来。”

    顾大娘一边和人打着招呼,一边掏出钥匙准备开门。

    钥匙举起,才发现门上没锁。

    “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了?”

    顾大娘喃喃自语间, 推开门走进院中。

    不大的小院四四方方,但院子里却收拾得极为干净,看不见什么杂物。

    迎面是正房,左右各是东西厢, 顾大娘走进来就往东厢看去, 果然看见东厢的窗扇是打开的,书案后坐着个人。

    见此, 顾大娘本来想说话, 也不吱声了。

    天大地大, 没有儿子读书大。

    她去了灶房,把去了壳的米放进罐子里,又从篮子里拿出刚买的鱼和豆腐,打算晚上给儿子炖锅鱼汤喝。

    鱼汤补脑,顾青砚从小就爱吃这口,顾大娘也喜欢给他做。以前总有人问她顾家是不是祖坟上冒了青烟, 所以她才能生出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

    在顾大娘来看, 儿子确实不像顾家的孩子, 长相上除了那双眼睛像他爹, 其他地方就没有像她跟她那死鬼男人的,聪慧劲儿也不像。

    至于为何这么聪明读书也好,顾大娘嘴里不上, 心里却觉得与她从小给儿子喝鱼汤有关。

    洗鱼、剖鱼,择菜,做饭,等饭快做好,天色也暗了。

    期间,顾青砚起来点了灯,后又回到书案前坐下。

    他没有看书,他还在想那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起先他的第一反应是,此女在讥讽他德行有亏,可紧接着他就想起,此言最早的出处是《诗经》。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

    此诗是女子表达对从军丈夫的思念之情,他讥她凡事多为二常考虑,她回了这么一句。

    如此解析倒是通顺了。

    一个识文懂墨,思念丈夫的女子,又怎会生出改嫁之念。乔二常为了此事与同窗打架,是不是因为了解内情,不信大嫂会如此,才会激愤至此?

    而他,不过是个外人,仅凭一两句闲言碎语就妄下断语,也确实称不上君子所为。

    顾青砚的心情有些复杂。

    “砚儿,饭好了,娘摆了啊。”

    他应了声,站起出了屋,先去打水净手,才去了正房。

    方桌上摆了三菜一汤,新鲜的香椿炒鸡蛋,香椿很嫩,鸡蛋黄嫩香软,看着就喜人。一碟时鲜叶菜,和一碟当地人每年都会腌的酱菜,还有一道便是鲜鱼炖豆腐了。

    汤被炖得奶白奶白的,隐隐能看见汤里的姜丝和葱白,上面洒了些碎香菜,看着就鲜美可口。

    顾大娘照例先给儿子盛了碗汤,“先喝,喝了再吃饭,娘今儿去乔家磨坊里买了些米,不是陈米,做出的饭可香了,等会你要多吃一碗。现在这时节,春稻还没收上,外面卖的多是陈米,也不知乔家磨坊从哪儿弄来的,下午你胡大婶叫我,我就赶紧去了。”

    换平时这种闲话,顾青砚多数是左耳进右耳出。

    他爹走后,他娘一个人孤零零的,所以平时他娘爱说些闲话,他也都是听着。即使听不进去也听着,有时还会随意应两声,可今日因为乔家磨坊这几个字,他不免留了心。

    “娘你下次再去打米,跟儿子说一声,这物沉重,还是儿子去的好。”

    顾大娘浑不在意地摆摆手:“你当你娘七老八十了?一些米还提不动?你看我今儿不光买了米,还顺道在河边买了几条新鲜的鱼,你少瞧不起你娘了,等你成了亲生了孩子,娘还能带几年孙子的。”

    一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