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6、齐氏(第2/3页)  问鼎宫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正殿而起,正殿便也烧得最厉害,齐氏应是”

    她眼眸垂下,掩去的意思不言而喻。

    齐氏没了。

    皇帝长声吁气,德妃静了静,又问“可要现在禀奏太后”

    皇帝摇头“年后再说。”继而又吩咐樊应德,“覃西王那边,也节后再报丧。”

    这牵涉的是桩陈年旧事。

    齐氏算来是太后的远房表妹但亲缘实在甚远,八竿子打不着的那种。

    太后早年嫁与先帝时,家中从身份低微远亲中挑了几人给她做陪嫁侍婢,入宫后就充作宫女,与夏云姒身边的莺时燕时她们差不多。

    这位齐氏,当时该是与太后最亲近的。

    后来宫中纷争渐起,先帝身边也出过令正宫夜不能眠的宠妃,太后便让齐氏侍了驾。

    齐氏初封的也是末等侍巾,但凭着太后这座靠山,晋位颇快。

    后来太后生了贺玄时,是先帝的嫡长子。没过两年,齐氏生了皇三子,便是如今的覃西王。

    覃西王生下来就被养在太后身边,与嫡母亲近、和兄长关系也好,在一干兄弟中很是风光,先帝也早就说过他们该是仁君贤王,能同为百姓谋福。

    变故出现在建德十七年,当时先帝已年迈昏聩,身边突然得了一妙人祝氏,缠得先帝魂不守舍。

    彼时贺玄时十四岁,虽然说来身为平安长大的嫡长子地位已然稳固,但先帝在群臣谏言之下仍不肯立储,反在祝氏生下幼子后大行庆贺,不免教人心神不宁。

    这番结交的初衷自是为防幼弟得势,然苍天有眼,这孩子在没满周岁时就没了,倒免了许多烦忧。

    可后来却还是出了事有人将毒直接下进了贺玄时的饭菜之中,以致他身边的一名宦官被毒死。

    如当下的后宫一样,下毒之事总能引起轩然大波。帝后震怒,严查之下牵出的竟是佳妃齐氏。

    佳妃承认自己动了心思,觉得既然这储位幼弟都争得,自己的儿子为何争不得是以出此下策。

    或许是因为太后用心良苦的缘故,又或是兄弟两个足够亲近,之后倒未见他们生隙。逢年过节时太后常还会往冷宫赏些东西,就是赏给齐氏的。

    也亏得太后的这番关照,齐氏才被关了这么多年也没疯没死、甚至没病没灾。

    没想到竟因为这样一场“意外”,突然就死了。

    宫中都说,覃西王与嫡母的情分比与这位生母要深,但总归母子一场,这事想大事化小应是不容易了。

    德妃眸中满是悲戚,声音几近更咽“齐氏纵使罪不可恕,然毕竟也这把年纪了,竟不得善终”

    夏云姒上前半步,伸手紧攥住皇帝的手,不动声色地抢白“她曾害过皇上,这般故去也是报应,但求皇上顾及与覃西王殿下的兄弟情分,将她好好葬了吧”

    她一壁说着,余光一壁打量德妃,便见德妃明显一噎,只得续道“宸妃妹妹说的是。”

    皇帝却未注意她们之间的神情往来,目光注视着那已倾塌了大半的正殿,不无唏嘘“一晃神,倒也这么多年过去了”

    说着一喟,摇一摇头“罢了。一应事宜,年后由母后做主便是。母后若想追谥位份让她安息,便也由着她,你们协同六尚局照办便是。”

    三人齐齐福身,应了句诺。

    周围静了一会儿,寒风呜咽宛如哀鸣。德妃叹了声,斟酌又说“还有一事。”

    皇帝看向她,她神态恭谨“礼部为臣妾和两位妹妹择定的册礼吉日是元月廿八,也就是二十二日之后恰值齐氏三七刚过。皇上您看是否将册礼推迟一些,也算臣妾等一表哀思。”

    夏云姒心底冷笑上涌。

    她倒不在意晚行几天册礼,毕竟圣旨已下,宫里已称她为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