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判书(第2/3页)  穿越古代做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恭喜大魏学子暂居第一,接下来为风险题,由积分最高组先选。此题分为十分题、二十分题和三十分题各三道,每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答对加上相应的分数,答错则扣去。林承易,你们这边选什么题”

    大魏学子聚在一起商议了一下,决定选择二十分题。此时他们是领先的,不需要贸然选择最高分的,只要稳住这个局面,那么他们就一定能赢。

    “好,请出示二十分题第三题。”这风险题难度最高,所以时间会长一点,需要将题板亮在上面,以免大家忘记题目是什么。

    题板很快就上来了,上面写着乡人张三,年老且贫,某日夜入其子家宅,偷盗财物若干。因其离去时有磕碰,惊醒其子,误以为贼人,后将其乱棍打死。请依照大魏刑律疏议草拟一判文,限时为一刻钟。

    很快,就有人拿出一支香,截取一半后点燃,视为计时开始。

    这道题可以五个人商量着答题,因为时间会比较久,所以皇上赐下了瓜果点心,让大家可以暂作休息。

    楚辞看了看送上来的东西,发现比平时的好多了。看来皇上也是要面子的,平时哭哭穷也没什么,现在面对这些外国使臣,再扣门就有失国体了。

    他来到台下,拈起一块糕点慢慢地吃了起来。他吃完之后,掏出帕子擦了擦嘴,而后忽然想起寇静当时藏了他那么多东西,便转头四处搜寻着寇静的位置。

    不知是场中人太多还是怎么样,楚辞没能找到他,也没有看见许乔南和秦钊他们。明明他们身为国子监的临时夫子,还是有座位的。

    一刻钟时间很快就到了,楚辞来到台上,示意他们交卷。大魏学子交出卷子,表情有些忐忑。

    楚辞接过他们写的东西,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顿时明了。他端起卷子,读了起来“张三之子暗夜杀贼,原为不知者不罪,可以饶恕,但其不孝之行却当诛矣。子尚有余财,不思奉养其父,使其因贫而盗,是为不孝。以子弑父,更是逆天道人伦之大不敬,故判张三之子斩立决”

    “请出示正确答案。”

    太监抬着题板上来,这题的答案是刚刚他们作答的时候问刑部主量刑的官员所书,上面写得和他是一样的。

    楚辞刚要宣布大魏回答正确,加二十分时,就有人说话了。

    “大魏皇帝陛下,老夫觉得不妥。这一题不应该这么判。”说话的是霍华,这个老头儿站了起来,“昔日我也曾研读过大魏刑律,这张三夜入内宅,死有余辜。其子不知其父,按照一般手段处理,为何不可老夫觉得应该判他无罪。这道题本就是说按照大魏刑律来判,为何能不按照书上所说呢”

    “对啊,既然题目是这样要求的,就应该按照上面的要求。应该扣掉大魏二十分”九铢的右相又说话了。

    昭祈和浪穹紧随其后,他们都明白,只要这题判大魏错,那么这场比试他们就输了。能够让大魏失了体面,他们当然是巴不得的,说不定两国因此断了邦交,这更是他们乐见其成的。

    大魏这边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辩起,题目确实是言明要按大魏刑律疏议上判刑的,可是判案,是这样判的吗

    他们步步紧逼,楚辞却沉吟着,迟迟没有给出判断。

    “楚大人,为何还不宣布结果他们没有按题意作答,就应该扣分”

    楚辞摇摇头“我觉得不对”

    “楚大人,你是说老夫判法不对那也就是说明,你认为刑律一书有误”霍华说道,蒙舍的阁罗亲王这时装出一副莽夫的样子,并不约束霍华的步步紧逼,反而有些故意放纵的样子。

    “不,楚某是觉得,当律法条文与伦理道德相抵触之时,不应该这样下判。有一句老话说,律法不外乎人情。此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偷盗案,也不是一件简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