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全才希尧(第2/3页)  贵妃养娃为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却是为了她跟别人换了,这种有人疼爱的感觉真好啊,就对芍药道:“你回去告诉大哥,他在家这段时日的点心妹妹我全包了,我还想了几个新的制点心的法子。”

    芍药笑着应了,便带着两个小厮告退了。

    调好了音,她试着弹了几个曲子,确实比她屋里的那把又要好上许多。说起来年家人或许有些音乐方面的遗传天赋,记得父亲的古琴弹的相当不错,大哥的古琴造诣更是没的说,二哥也并非后世印象中的武夫,当初是和大哥一起学古琴来着,而母亲善弹筝,她自小爱琵琶,年熙偏爱笛子和萧。

    不晓得年熙收到的是什么,好奇之下,收好了琵琶便带小满去了年熙的院子。

    到时,年熙正在拿着一方砚台端详,见她来了才小心放下。

    年玉岚也走上前端详了片刻,有人曾说好的砚面如孩儿面,似美人肤,那这块砚台是完全担得上的,看这纹理应是歙砚。米芾曾形容歙砚:“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

    自己这位大哥果然是能花钱又会花钱,这种歙砚可遇不可求。

    看着年熙眼下有些发黑,就知道这小孩最近读书愈发用功了,父亲说年熙学问上长进很快,她既高兴又有些担忧道:“这段时间锻炼身体没有偷懒吧,虽然乡试临近了但身子才是第一位的,你还这么小不要给自己什么压力。”

    年熙乡试的结果她是早就知道的,但又不好跟年熙说。她这侄儿自小学什么都快,可她总怕慧极必伤,年熙又是个心思敏感的。

    那一世,她和年熙的关系并不太亲近,虽然辈分上是姑侄,但也只是把对方当一个同龄人罢了,可这一世或许是她保留着那么长时间的记忆,不由真正把年熙当做自己的晚辈,对他的事总爱说道说道,怕会有什么别的意外。

    “小姑姑放心,您的话我一直都记着呢,这些日子确实感觉精力好了很多,连药也吃的少了。”

    年玉岚听到这话满意的点了点头,她的身子也逐渐好转着,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因着大哥一家人回来,整个年府比往常热闹了许多,除夕当晚,一家人在主院守岁。一起猜谜、放烟花,看着家人喜悦的面容,这一世她一定不会让年家再重蹈覆辙,不会再让父亲耄耋之年还经受丧子丧女之痛。

    还未至上元节,父亲便催促大哥回广平任上,怕他出发太晚耽误了政务,在大事上父亲向来对子女要求严格。

    春去秋来。

    转眼间到了康熙五十年的八月,三年一次的乡试就要开始了,年家也为着年熙忙活了起来。

    她给年熙做个了仿照现代样式的书包,绣了松柏的图案。本来她是想绣些寓意好的比如蟾宫折桂啦,鲤鱼跃龙门啦,但想想年熙那低调的性格还是默默放弃了,送给年熙时他果然很高兴。

    母亲为年熙准备着吃食、衣物和日常用的药丸,总怕落下些什么就一遍遍的清点,父亲倒是很放松,最后两日还带着年熙出门访友。

    到了乡试的当天,在她坚持不懈的软磨硬泡下,不仅她可以送年熙,最后一家人一起去了,父亲和年熙一辆马车,她和母亲一辆马车。

    一路上她顶着母亲无奈的目光偷偷看着车窗外,这市井鲜活的生活让她更有几分真实感,那糖人、冰糖葫芦看的她口水有些泛滥,现代虽然也到处可以吃到这些东西,可总觉得味道不太对。

    不一会儿便到了贡院,只见年熙从前面的马车上下来,父亲并未下车,她知道父亲这人谨慎,怕是担心遇到先前的同僚有意避嫌。

    还有二哥参加科举那次,因为被录取的大多是官宦子弟,一些落榜考生不甘心就告发说此次科举有舞弊,连二哥都被编排送了主考官一万两白银,康熙皇帝听后震怒要求重考一次,结果却和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