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章 第七章(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娜忙完琐事后,这几天和助手一起跑了穗城的几家农学院。

    粮食大幅减产后,种子问题就成了关键因素。集团在滇省和长三角各设了一个农业研究所,而转基因技术和杂交技术,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张娜去年从穗城的农学院挖到几个种子专家,这几个月又跑去农学院预定了一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的学生,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张娜把她们也都预定了。今天,张娜又给几家大学的水产养殖及海洋科学的女生做了宣讲,顺便捞了10几名女教师。

    开车去深海的路上,张娜坐在后座上发起了呆。集团人事部这个大黑洞,几乎用竭泽而渔的方式招揽人才——集团招聘后,这些大学和机构,就像蝗虫过境一样,全部变成了和尚庙。张娜不知道这么做对女性地位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说是好事吧,也确实是好事。女性就业容易了,需要考核就业率的大学,自然更喜欢招女生;说是坏事,也确实是坏事,成功女性被集团搜罗一空,会不会影响女性在国内的整体地位呢?

    现在张娜要去深海找一位“过气”的职业经理人兼半导体专家。此番去深海,拿着大把钱砸下去,深海的半导体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女性,大约也会自己扫得干干净净的——张娜想,集团干脆改名叫蝗虫得了,而自己和其它几个基地的头头,就是蝗虫的触角、口器和那六只腿。

    ……

    白晓秦在厨房里忙乎了快一个小时了,还没有整出像样的饭菜。唉,自己就不是一个宜室宜家之人,也许当初不该那么冲动。公司虽然以锻炼新人的借口让自己靠边站了,但新部门也有上百号人,管好了,也会有一点成就感的。而且自己已经年满48岁了,再混几年,就可以边养老边给女儿带孩子,在哪儿混不是混?年中脑子一热递交了辞呈,现在好了,每天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日子越过越邋遢,还真不如在清水部门熬到退休呢。

    一递交辞呈,就在网上发了简历,也和几家猎头公司聊过,两个多月了,却只接到一家公司的意向。这家公司的穗城老总,说是下午会来深海和自己聊聊……如果这家公司再没戏,自己还是去报名参加厨艺培训班好了,将来带孩子,厨房总是要进的。

    和自己联系的这家公司,白晓秦知道,是一家声名赫赫的跨国集团,主打产品是医疗制药、建筑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白晓秦不知道自己去那儿能做什么——这么大年纪了,不可能转行,也许这家集团就是来消遣自己吧。

    白晓秦扔下厨房这摊杂乱,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从架子上拿了一盒牛奶和几片消化饼,边吃边整理简历。

    不涉及之前公司技术秘密的资料还是带过去吧,简历就不用物色了,写得再天花乱坠,对方看着自己花白的头发,也不会有什么兴趣的。就当去混餐饭,顺便锻炼身体好了。

    白晓秦想通了,随便换了套休闲装,拿上女儿买的皮肤包,把资料塞进去,就下楼信步走向约好的餐厅。

    走进包间时,白晓秦只见里面坐着两位年轻女性,年纪稍长的那位,今年也不会超过30岁。

    “您好,白女士,我是新华集团穗城基地的负责人张娜。”

    “你们好。”白晓秦和张娜、张娜的助手握手后,就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眼睛盯着张娜。

    “是这样的,我先介绍一下情况吧。”张娜笑着看了看满脸戒备的白晓秦,“我们集团在长三角要建一个半导体研发中心,想请您这个专家出山。”

    “我不是什么半导体专家,我已经有十几年不做具体研发工作了。”对方也许找错人了?白晓秦松了口气,内心的郁闷劲儿却更甚了。

    “我们知道您的经历,也不打算请您做具体的研发工作,而是希望您能像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