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2/2页)  永不下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呢。

    城市,仿佛人的躯体,并非建设起来就能一劳永逸,而需要持续的营养来供应。

    在经济发展向好时,居住在大城市核心区域的群体,是相对安逸的,即便其中一部分人的自身能力有限,并不足以在经济中分得一杯羹,也可以凭借城市的基础设施、公众服务,甚至仅凭不动产的租金而过上体面的生活。

    总体而言,经济上升期的城市人之优裕生活,大部分原因,并非来自于这一群体的自身努力、自身劳动,而不过是借大势而揩油。

    当然,正所谓“当局者迷”,身在其中的绝大部分市民,并看不透这点。

    然而一旦经济危机降临,资产价格暴跌、劳动收入锐减,联邦城市的画皮就会很快被戳穿,进而现出原形。

    当以不动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暴跌时,表面上,对其持有者而言,并非致命的打击。

    即便这些资产、尤其是房产的持有者,往往身负巨额债务,甚至出现首付三十万、借贷一百万马克购房,房产现价却还不到一百万的倒挂现象。

    但这种打击,无非也只是巨额浮亏的心理折磨,只要心态豁达一点谈何容易,倒也并非迫在眉睫的威胁。

    然而什么是经济危机呢;

    倘若任凭风吹雨打,工作,职位,乃至薪酬,依然不动如山,那还叫什么经济危机。

    西历1470年,上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才是与it技术渗透一道的、最终改变联邦社会面貌的根本动因。

    当资产价格暴跌时,一般而言,民众的收入也会锐减。

    然而头寸吃紧,却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债主会心生怜悯,格外开恩。

    一边是收入跌跌不休,一边是债务纹丝不动,硬撑下去,现金流只会越来越紧张,甚至掉进借新还旧的无底深渊,深陷困境的联邦民众,在这时,别无其他任何选择,而只有勒紧裤带,将自身与家庭成员的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

    民众经济日渐窘迫,另一方面,在经济扩张期放纵赤字的地方当局,同样深陷债务危机而无力自拔。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