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2章 坑杀(第2/3页)  我老婆是花木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责押送的骑兵们开始用兵器和弓箭驱赶这些参与叛乱的兵将。

    面对大刀、长矛和弓箭的威胁,参与叛乱的兵将们一个个不得不跳进了大坑,如同下饺子一般。

    这些人在大坑之中大骂大喊,有些人试图从其他位置爬上来,但源贺带来的骑兵们迅速接管了大坑周围,把试图爬上来的人全部捅下去,不管他死活,只要爬上来就动刀开弓。

    一千余叛乱分子全部被驱赶到大坑中,大坑深度接近五米,这些人哪里能那么容易爬得上来

    怒骂、哭喊声混成一片。

    “弓箭准备”源贺举起手大喝一声,大坑周围的骑兵们纷纷举起了弓箭对准了大坑之中的叛乱者。

    “放箭”随着源贺一声大吼,无数箭矢不停的射向大坑之中,坑中的兵将们一个个中箭或直接倒下或惨叫不止。

    朱修之闭上眼睛扭过头去不敢看着这场面,没有人发现他浑身上下都在轻微的颤抖。

    坑杀,并不是活埋活人岂会甘心站着不动被埋掉除非把他五花大绑。自有史以来,史书对坑杀的记载历朝历代几乎都有,例如后汉书袁绍传记载,官渡之战时曹操险胜,将一支被迫投降的袁军“尽坑之”,意思差不多就是把这支降军全部杀了,把尸体集中起来挖大坑掩埋。

    有人认为坑杀只是把尸体集中起来并不掩埋,形成威慑作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把尸体集中堆积起来叫京观,以夸耀武功。为什么叫坑杀,肯定要有坑,不挖坑叫什么坑杀

    几波箭矢射完之后,大坑内所有人都倒下了,甚至有不少人被射成了刺猬一般。

    赵俊生对于这种集中屠杀的行为是极为反对和不耻的,这些普通的兵卒知道什么他们只不过是遵命行事或受到了蛊惑,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领头的人

    可这是皇帝的旨意,君王一怒,伏尸百万不过这句话的意思并不说皇帝直接下令进行大规模屠杀,而是说君王生气会造成很多人死亡,不管直接还是间接,总之会有很多人遭殃。

    一个皇帝居然下令进行大规模屠杀,这让赵俊生对拓跋健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无论如何,这种事情不应该出现在一个皇帝身上,皇帝威临天下靠的并不是屠杀而来的震慑力,屠杀只会暴露此人内心的残暴。

    “填土”朱修之忍着悲痛大吼。

    兵卒们拿着铁锹从骑兵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开始填土,一蓬蓬泥土被掀进土坑之中。

    这时皇帝身边的太监前来传达旨意,宣诏各军统兵大将前往行宫议事。

    赵俊生和花木兰知道皇帝要下令开始攻城了,至于由哪里兵马来攻城,这就要看皇帝是怎么打算的。

    拓跋健坐在御座上看着文臣武将们说“朕派人向冯弘下达了最后通牒让他率全城军民投降,三天过去了,冯弘没有派人来协商投降事宜,这说明他已经决定死守龙城,朕不能再等”

    “攻城器械已经打造完毕,朕今日就要开始攻城。来大千何在”

    征北大将军来大千站出来抱拳道“臣在”

    “命你率望士军、宗子军、羽林军攻城”

    “臣领旨”

    崔浩、寇谦之等人对皇帝的命令颇为惊讶,昨夜不是说好了让朱修之的云中军负责攻城的吗怎么改主意了

    赵俊生和花木兰以及其他大将也感觉很奇怪,按理说攻城应该用步兵最合适,而朱修之的人马几乎都是步兵,不用朱修之的人而用其他几个军的人马,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军议结束之后,赵俊生和花木兰从行宫走了出来,他们俩向南城墙方向营地走去。

    “俊生哥哥,皇帝为何不让朱修之的人马攻城,而让望士军、宗子军和羽林军攻城”花木兰问道。

    赵俊生思索一下说“我只是猜测一下,也不知道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