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3章 分家制度(第2/3页)  我老婆是花木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士们呢他们还有家小,阵亡将士们的家眷也需要抚恤,你若不给他们一些赏赐他们和他们家眷会怎么想听我的,你安心收下,这年头虽然人命不值钱,但绝不能让麾下将士们寒心,该赏赐的还是要赏赐,该抚恤的也要抚恤”

    “好吧,我收下”

    花木兰收到赵俊生派人送来的粮草和财物之后,让军需官把粮草装车,再把所有财物按照功劳大小赏赐给将士们,也包括那些战死的将士们都有,她自己却一点也没留下,此事被将士们得知后都甚为感动,对她愈发敬重。

    送走了花木兰和右厢军,赵俊生开始正式全面治理幽州,一方面派官员监督赋税的征收和秋收之后在农作物方面的播种和灌溉;另一方面,派人加强边防和武备。

    对于秋收之后的赋税征收是幽州刺史府这段时间在政务方面的重中之重,十来天下来,赵俊生得到了各郡县的相关报告,对富户勋贵和世家大族的赋税征收反倒很容易,毕竟此前已经有前车之鉴,就连拔拔家这样的鲜卑贵族都因为拒交赋税而被铲除了,其他勋贵和士家大族更不敢因为一些赋税而与刺史府对抗。

    而一些平民老百姓的赋税收起了却又困难了不少,赵俊生对此很不解,问裴进“为何贵族和士族的赋税征收变得容易,而平民百姓的赋税征收又变得困难了呢”

    裴进回答说“勋贵和世家大族是害怕抗拒交赋税而得不偿失,自然不敢拼着身家性命对抗官府;而拒不交税的平民百姓一部分是的确没有财物粮食,想交也交不出来,有一部分就是发现官府派出去的官吏不似从前那帮凶蛮,于是胆子大了,想着能赖掉就赖掉”

    赵俊生听完之后考虑了半响,问“对这种情况,尔等是否有想过用什么法子处置”

    裴进说“如今我幽州的赋税法令是有田有店铺产业才交赋税,没田没店铺和产业者不交赋税,按照田亩和店铺产业的多少而交那些实在是交不起赋税的普通百姓大多是遭灾了,属下和其他官吏们的想法是免除遭灾的百姓们的赋税;还有一些是把耕种所得还了债务就没剩余的粮食和钱财交赋税了,我们应对的办法就是把钱财和粮食从债权人手里强行收回来,官府才是百姓们最大的债主,百姓们所得要先交赋税,再去还债,谁若拒交,一律法办至于另外一些家里有粮有钱的却想赖掉的,查清楚之后就直接抓起来关进大牢里,不愁他不交”

    赵俊生听了之后点头同意“此法可以,就照此办理吧”

    他考虑一下又说“我们幽州各地还有不少荒地没有开垦,我看这样,允许那些还没有田地的百姓去开荒,每一户最多允许开垦二十亩,前三年不收税,三年之后再收税,每户有田地不足二十亩的也可以去开荒,直到拥有二十亩为止,但不允许多占,开垦得再多官府也不承认,只做开具二十亩的地契”

    裴进说“如此一来,那些每户有十几口的人家岂不是还得饿肚子交不起赋税”

    “那是因为他们一大家子挤在一起”赵俊生说,指示道“这样,刺史府再颁布一道户籍令,成年男子成亲之后必须要分家”

    “分家这似乎的确可行,与汉朝的推恩令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能避免家族人口过多而吃不饱的问题,又能解决家族在日积月累之下越来越庞大的问题”

    分家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解决那些世家大族把大量土地和财产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让世家和勋贵们内部互相倾轧。

    这个政令颁布出来之后,那些成了亲的勋贵和士族子弟,特别是庶子,整天都叫嚷着找长辈分家产,不分家产就不罢休,整天吵闹,还闹到官府衙门打官司,这可把勋贵爵爷和世家大族的族长们气得不轻,都是刺史府搞出来的事,刺史府若不颁布这么一条政令,下面那些子弟们哪里敢闹

    在宗法制度的时代,官府的法令甚至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