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5章 长大了自然就懂了(第2/3页)  我老婆是花木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家男人叫黄树,花木兰和妇人黄李氏以及她的大儿子小黄负责砍黄豆桔柑,而赵俊生和黄树负责捆扎和挑回家。

    赵俊生和黄树各挑着一担黄豆桔杆往家中走,天气太热了,两人又挑着重担,疾步如风,途中二人都汗流浃背。

    赵俊生虽然武艺高强,力气也大,可干农活是一个持久耐力活,挑一担重达两百斤的黄豆走上几里路可不是那么轻松,不会省力,力气白白浪费了还累得不行。

    三十多岁的黄树是一个干农活的老手,他的力气只相当于一个正常的壮年,在力量上远不如赵俊生,可挑着两百斤的担子走得比赵俊生还快,还要稳,这胆子压在赵俊生身上行走时上下起伏,而压在他身上行走时却平稳如一条直线,担子的重心始终在同一高度线上,这就是老手和生手的区别。

    走了两趟之后,赵俊生也有了一些经验,挑着担子行走时尽量不让它上下起伏,保持重心始终在一条水平线,如此这般整个人就会轻松很多。

    “老黄,你家老大走这么大了,你是十几岁成的亲啊”赵俊生挑着担子跟在黄树身后问道。

    黄树一边走一边笑着说“回大王的话,草民是十七岁成的亲。俺们家里穷,也没女方看得上,一直拖到十七岁才被孩儿他外公看上,草民记得那还是一次连续好几天下了一场大雨,阿爷拿着渔里打了五百多斤鱼卖掉才凑足了聘礼钱并把房子修了一番”

    赵俊生问“你们这儿男子一般成亲都在十几岁”

    “家中富裕的男丁一般在十二三岁就讨了媳妇儿,家里穷的,一辈子打光棍的也不少,不过这年头常年打仗,男丁少,女娃多,只要不是穷得连衣裳和茅草房都没有,只要不懒,男丁要讨上媳妇也不是很难”

    赵俊生惊着了“十二三岁就讨媳妇儿这么小能懂啥”

    黄树笑了“长到一定岁数自然就懂了,有的有大人教,咱乡下孩子懂事得早。不过女子成亲一般要到十五岁及笄才行,所以我们这儿的妻子比丈夫要大几岁”。

    懂事得早,赵俊生可以理解,至于有大人教,赵俊生只能表示无语,十二三岁就成亲要养家糊口,这简直是摧残儿童的心理和身体。

    赵俊生转移话题“你们家有多少地”

    “一共有二十八亩。有十三亩是前几天官府没收了鲜卑人的田地分给草民的,还有十五亩是草民自己开荒开出来,其实这周围还有很多荒地,一是距离太远,二是我们家只有三个劳力,种不过来,所以就没再开荒了”

    赵俊生问“种出来的粮食够吃吗养活一家还能有多少盈余”

    “自然是够吃的,现在根据官府传授采用了精耕细作之法,若不是灾荒之年,一般产量都比从前高了不少,每亩可高出一百多斤这些田地所产出足够草民一家吃饱了,盈余部分还能给一家人添置衣裳,一个月能吃一顿肉,到了农闲时节还能去打鱼砍柴,除了从官府借来的马和牛羊之外,家里还养了两头猪,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都是大王仁德,我等草民才有这等好日子过啊”

    两人各挑着一担黄豆桔柑在黄树家门前的禾场上停下,把黄豆桔杆铺开放太阳底下暴晒,要把黄豆桔杆和豆角壳晒得干枯。

    除了种植麦子和大豆之外,黄树家还种植了粟米和黍米,这两种农作物都是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都比较耐干旱,而且不宜接连种植,容易长野生种病虫害。

    黄豆收割起来要晒两天,铺开之后就不用管它了。

    次日,花木兰继续与黄李氏及大儿子收割黄豆,赵俊生和黄树耕地,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牛和马,两人一人用牛,一人用马,分别套上铁犁耕地。

    此时北方人使用的是最近才发明的蔚犁,这种犁要比长直辕犁便利。

    赵俊生和花木兰忙得大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