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4章 登极称帝(第2/3页)  我老婆是花木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功,三次三等功记一次二等功,三次二等功记一次一等功。

    钱财、物质方面的奖励、军阶和军职的晋升都与战功息息相关。

    什长以上、幢将以下的军官的战功计算方式与普通士卒不同,他们的战功与部下整体杀敌数量以及自身损失有关。

    幢将及以上军官、将官们的战功计算方式又不同,他们的战功计算方式与整体缴获、杀敌或俘虏敌军数量、将官本身在战场的表现和临阵指挥所发挥的作用有关。

    除了战功记录、计算方式之外,东方辰送来的奏疏上还提出对现役士卒和军官、将官授予军阶,它的作用直接体现在明确上下级关系,双方在不知道对方军职的情况下,以军阶高地论地位高低。

    同时,军阶的晋升与战功密切相关;而军职的晋升与战功、平日的表现、个人能力有关。

    奏疏中把军队底层的主要构成分为四种,分为勇、兵、卒、士。

    勇负责治安、防卫、后勤运输、操作攻城器械等非主要战斗任务,辎重兵、县兵、郡兵和州兵都是勇。

    兵,是军队的中坚力量,担当主要作战任务。

    卒,是死的意思,有这种身份的军人都是悍不畏死的敢死者,侦骑探哨、斥候夜不收、敢死营的人都称为卒。

    士卫,是军中最高等级的士兵,是军中精华,例如羽林卫士、虎贲卫士、龙卫等等。

    军阶依然沿用原来的五等十八阶

    在另外一本奏疏上,赵俊生看到了尚书台对爵位封赏的制定,爵位分为五等十二级,每一级的封号、待遇都写得清清楚楚。

    赵俊生对此很满意,把奏疏还给东方辰“很好,就这么办吧,立即颁布下去”

    “是”

    九月初一,早朝。

    赵俊生身着衮服、头戴王冠与身穿凤袍、头戴凤冠的花木兰牵手走进大殿,在群臣们高呼千岁、叩拜中坐在了御座上。

    “诸卿平身吧”

    “谢大王”上百名文武官员从地上爬起来转身站在两侧。

    赵俊生招手“来人,宣旨”

    太监拿出一道诏书开始宣读,这道诏书就是大封功臣,诏书上直接提到名字的无一不是朝廷大将,更有声名鹊起的年轻将领梁翼、鲁爽、卫靖、花兄、孙叔俊等人。

    在所有受到封赏的武将和官员之中,封赏爵位最高的为侯爵,赵俊生对爵位的封赏把关非常严格,非战役级战功不封侯,而且武将的侯爵与文官的侯爵又不同,主要体现在名称上,外人一听就知道是武将还是文官,爵位并不能永久世袭罔替,后代子嗣继承爵位自动降一大级,例如侯爵的后代继承的爵位是伯爵。

    武将们听到自己得到的赏赐和被册封的军阶、爵位,一个个都喜笑颜开,人人精神振奋。

    待诏书念完,得到封赏的武将们和官员们纷纷站出来行礼“大王隆恩,臣等叩谢”

    “都平身吧”

    这些武将们在纷纷起身退回原位。

    赵俊生向当值太监打了一个手势,太监点头会意,转身面对群臣“群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高允先站出来拱手说“大王,我乾国大军在大王的统帅下连灭北燕、高句骊、魏等三国;东征东北蛮夷、西慑吐谷浑和北凉;北退柔然、南征宋国,威势一时无两,疆域广阔远超前朝,前朝历代君主都称皇帝,我主文治武功远超前人,自当称皇帝臣请陛下即皇帝位,君临天下”

    “臣附议”

    “臣附议”

    不少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其他人就已经跪下去了。

    于是乎,一排排大臣纷纷下跪,高呼“请陛下即皇帝位,君临天下”

    赵俊生也懒得假惺惺的客套,直接挥手“好,诸卿商量一个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