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出门(第1/2页)  盛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无论表姑母的金雁也好,沈家祖上的金银也罢,一日没有到手,就一日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况且自己身上只有裴继安给的三两百个钱,想要去京城取那金玉之物,且不说盘缠不够,就是够了,路途遥遥,人地不熟,也不敢轻易孤身而行。

    再一说,那金玉深埋于地下,想要瞒着他人将其掘出,实在得要谨慎行事。

    沈念禾把这当做最后的退路,暂且按下,安心等那翔庆军中消息。

    她这一处对裴家婶侄十分感激,怀抱真心诚意,言语行动间自然而然就表露出来。

    郑氏与丈夫没有子女,只有个侄儿裴继安,那人是个主意拿得极定的,半点不要旁人操心,还要反过来照顾婶婶,叫她满腔慈爱无处倾注。

    裴七郎出事后,郑氏心伤不已,平日里深居简出,实在有些寂寞,此时得了沈念禾为伴,与她朝夕相处,这小女心细体贴,言行惹人惜爱,一个月下来,两人已是处得极好。

    夜深人静时,她心中甚至有些左右为难起来最好那沈副使能活得下来,不要叫念禾无依无靠。只他若还活着,不再同意把女儿嫁给自己这一家,想要把人接走怎的办

    却说这一日,郑氏收拾好前堂,正要出门买菜,才转回后院,只见沈念禾抱书坐在檐下晒太阳,微微眯着眼睛,一页一页翻得认真。

    偏她还怕挡了人出入,特把脚收着,整个人缩在一边。

    大魏民风开放,旁的姑娘家这个年纪,三不五时总能结伴出门游乐,再不行,也能在左近寻个友人或荡秋千,或放纸鸢,只这一个,总在养病,又挂着父母之事,来宣县这样久了,还没踩出去一步。

    郑氏忍不住心生可怜,上前道“念禾,今日乃是宣县集日,我且带你出门走一走”

    沈念禾拿着一本史书正看得入神,被郑氏这样一打断,虽有些难受,还是立时就把书收了起来,起身应道“那我同婶娘出门瞧瞧。”

    两人并排而行,才到得巷子前头,便听有人在旁边叫嚷道“郑娘子,这便是你家三郎那一个怎的瘦成这样看上去干瘪巴巴的,实在可怜”

    沈念禾循声望去,却是个老妇立在巷口处一间卖糖水饮子的铺子里面,手里拿一把大葵扇,眼睛半点不错地看着自己,面上全是好奇之色。

    一边的郑氏只好回道“这是我家故旧,家中有事,且来住一阵子。”

    那老妇“呵呵”笑了两声,索性走得出来,得意地道“你莫要唬我,我又不是傻的,她来时那一堆子当兵的寻不到地方,还是问的我,我这耳朵听得真切切,说是来寻夫家的,夫家姓裴,主人乃是裴炯这不正是你那六伯裴官人的名字”

    “裴官人只一个儿子,不是三郎还有哪个当真要娶这一个,这样瘦小,将来怎的好生养”她见沈念禾站在一旁,又特地转过去道,“小娘子你姓甚名谁听说是翔庆人,怕不是来投夫家避难的罢甚时成亲我去讨一杯喜酒喝”

    一面说着,一面要去拉沈念禾的手。

    郑氏吃了一惊,才要去拦,却是慢得一步,转头一看,正见沈念禾轻轻巧巧地后退两步,对着那黄娘子行了半礼,复又一脸询问地看向自己,再看向那老妇。

    这一步退得恰逢其时,既躲开了对方的手,又显出她知礼仪进退。

    郑氏心中登时松了口气,更觉这小家伙机灵,微笑道“这是黄二娘,她家做的夏日清凉饮子十分利口,便是衙门里的官人也时常差人来买,算得上是独一门生意。”

    又同那老妇介绍道“这是我家故旧之女,姓沈。”

    沈念禾便客客气气地问了一声好,郑重把那半礼补全。

    她行的是古礼,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虽是身着粗袍,人也瘦弱,却别有一番气韵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