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编写《礼记》(第1/4页)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凌皓并不是在誊抄什么功法秘籍,而是在著书立传。

    而他正在准备写的这篇书也不是别的书,正是久负盛名的礼记全篇章。

    最近凌皓抽到了全篇的礼记,便想要通过这个方式传扬到全天下范围之中。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神州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礼记原本共计有四十六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但因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内容过长,所以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四十九篇之说。

    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

    1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如曲礼、檀弓、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杂记、丧大记、奔丧、投壶等。

    2阐述周礼的意义,如曾子问、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学记、乐记、祭法、祭义、祭统、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儒行、大学、丧服四制等。

    3解释仪礼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

    4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

    而目前,凌皓正在书写礼记当中最有名的两篇大学和中庸。

    大学当中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大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

    中庸则强调“诚”的思想境界,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

    比如,大学之道在明读第二声明读第二声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第一章

    1康诰曰,「克明德。」

    2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3帝典曰「克明峻德。」

    4皆自明也。

    右传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