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们要打鸟(第2/3页)  大田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中间就有一条白胖胖的小虫子,大概有半寸多长,肉嘟嘟的,正好下到夹子的消息儿上。

    厉害的小孩子,有几十盘夹子呢。然后,中间用柳条棍子一串,扛着去柳条丛里打鸟,那家伙,前呼后拥的,老牛叉了。

    选好地点,就开始下夹子。最好,夹子底部,挨着地面的那些铁丝,都要用土面盖住,只留下一只小白虫,在那挣扎,跑也跑不掉。

    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环节了:遛鸟。

    一群孩子分散开,尽量把鸟往埋夹子的地方驱赶,这个过程就叫遛鸟。可见这个词,早就有了。

    候鸟看到虫子,当然就傻乎乎地去啄,然后就会被夹子给夹住了。这些候鸟少和人接触,不知道险恶啊,明明看到几米远的地方,同伴被打翻在地,它也不飞,继续吃虫子,然后也步入后尘。

    打鸟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和上午,因为这个时候,鸟雀饿了一宿,都出来觅食。正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然后,早起的娃儿有鸟吃。

    那时候,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啊,打回来的山雀,多数直接放灶坑里烧上。烤得糊糊巴巴的,大伙一起撕扯着吃,吃上一口,感觉老香了。

    当然了,到了现在,只剩下满满的回忆。因为,候鸟越来越少,真不能再打了。

    其实,用这种落后的捕猎方式,真的打不到多少,对整个候鸟的种群来说,影响并不太大。

    最可恶的是用粘网,一粘一大片,损害比较大。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厉害的,还是整个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以至于出现了一种怪相:小时候,打鸟的人多,鸟却越打越多;到现在,打鸟的人少了,鸟也越来越少。

    游客们听了,也都唏嘘不已。说起来,还是发展和保护自然之间的矛盾啊。

    可是,小娃子们却不这么理解啊,他们的小眼睛里都唰唰放光:“我们也要打鸟!”

    田小胖正好去野菜厂,从这路过,一听话茬不对啊,立刻大吼一声:“俺看谁敢打鸟!”

    小娃子们齐刷刷地伸出手指,指向包大明白:“是明白爷爷告诉我们的,鸟越打越多!”

    “俺可不是这么说滴——俺的意思……”包大明白这回浑身是嘴,也掰扯不清楚了。

    鸟肯定是不能打滴,田小胖跟娃子们讲清楚这其中的道理,小娃子们这才纷纷点头。包大明白也一个劲擦汗:“唉呀妈呀,俺好悬没成教唆犯,这要是被抓去蹲笆篱子,俺家小鹿鹿咋整涅?”

    不过这样一来,小娃子们都想要见识一下更多种类的候鸟,于是,旅游计划再度变更:下午不去挖野菜了,而是要去林子那边赏鸟。

    田小胖则赶紧抽空去了一趟野菜厂,这边已经开工了,几十名村民,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生产。

    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比如说操作机器等等,都手把手地教给村里的年轻人;至于那些婶子大娘,学新东西接受能力太慢,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说,挖回来的野菜,要先进行挑选和修理了,那些干干巴巴的老叶子,还有根部的泥土等等,都要清理干净。

    另外,还要反复漂洗几次。这些工作,都是慢工细活,老太太们也能胜任。

    进了车间,在机器的轻鸣声中,田小胖走马观花瞧了一遍:现在主要是两种加工方法,一个是速冻。比如荠荠菜,水焯之后,湛清碧绿的,然后送入冷库速冻;另外一种就是烘干。比如说婆婆丁之类,直接制成蔬菜干儿。

    当然,并不是加工完了就算完事,还要定期进行检验,测量一下里面蕴含的熊能量的变化。万一过上十天半月的,熊能量要是全部消失,那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不过,根据田小胖的经验,基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就像去年秋天晒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