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倍斤举袖困 孙冕甘为臣(第3/4页)  即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扰定西边境这点小利,而愿与定西结盟的。

    “因此两条,是以冕以为,它两方结成盟约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

    “……,难怪勃野与杨贺之的头这么硬,半点好处也不肯松口给我!嘿嘿,原来是还有这一手在等着老子!”

    “大王,眼下情势如此,与定西的盟约?”

    拓跋倍斤略作忖思,已有定断,说道:“先生且只管与勃野、杨贺之讨价还价,能要来什么好处,就要来什么好处罢!若是真要不来太多好处,为不影响我南下幽、并的谋划,为不影响我为我拓跋氏定下的百年大计,那也无可奈何,只能稍作一时之忍退,只能如此了。”

    孙冕被拓跋倍斤以“屠其家乡全城”为威胁而被他强掳到盛乐以后,起初是很生气的,认为拓跋倍斤真是蛮夷之属,但随着与拓跋倍斤接触的日长,随着拓跋倍斤对他的真心厚待,最重要的,是随着对拓跋倍斤能力和志向了解的加深,他原先“不合作”的态度,遂渐渐发生了变化,时至如今,他早已是心甘情愿做倍斤的臣属,为他出谋划策了。

    听了拓跋倍斤的这话,孙冕想道:“明识大局,善从良言,敢於取舍,能屈能伸,大王诚雄杰之姿也!”下拜说道,“大王英明!”

    拓跋倍斤把他扶起,随之,拿起刘谦出殿时留在殿中,后经殿中奴婢转还於他的那副并、幽地图,小心翼翼地将之打开,细抚图上的纹路,察观图中的县邑、山川、道路、各地的驻兵,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看了又看,不舍得转开视线。

    他俯身图上,与孙冕说道:“先生,这上边俱是唐文,好多字我不认识,你来,教教我。”

    孙冕应诺,赶忙过去到他身边。

    拓跋倍斤指出不认识的字,孙冕悉心教他。

    教了多时,拓跋倍斤把图上不认识的字基本都认会了,犹反复重看,再三细观,不忍释手,捧着那图就像是捧了个宝贝。

    他问孙冕,说道:“先生,这种图,你能绘么?”

    “欲绘此图,有两个难处。”

    “哪两个难处?”

    “一个是,绘者需精算学,算学不精,就无法测知县邑大小、道路远近,以及山之高、谷之深、水之长,也就无法将县邑、道路、山谷、河流这些制於图上。一个是,需得有充足的人力和情报的来源,否则,就无法把敌国的地理山川、各地驻兵等情况摸清楚。”

    拓跋倍斤聪明,先听孙冕说是“两个难处”,接着又听到第一个难处是“绘者需精算学”,便知算学必是孙冕所不通者,为免孙冕尴尬,就也不挑明追问,唯是失望在所难免,他连着叹了好几口气,失望之色溢於言表地说道:“这般说来,此种地图我代北是不能绘制的?”

    “倒也不是不能。”

    拓跋倍斤闻言,眼前一亮,急切地问道:“此话怎讲?”

    “冕虽不擅算学,然代郡有一士,长於此术,大王欲制此种地图,可以把他请来。至於敌国的山川地理等情况,暂时我代北没有能力探查清楚,但今大王治下,南北、东西皆逾千里,不妨可先把我代北的大川名山,尽制图上,也算是为将来绘制别地的地图,做个准备。”

    拓跋倍斤深以为然,说道:“先生所言甚是!”

    “只是大王,代郡那位长於算学的唐士,大王却不可再派兵往掳,宜换个别的方法延请了啊。”

    拓跋倍摸须笑道:“昔年是我太爱先生之才,几次延请先生不得,这才出那下策,派兵往请!先生到我盛乐以来,我日常受先生指教,已知当日鲁莽,极是惭愧!先生不说,我也不会再这么做了。我今天就遣使,卑辞厚礼,必要把那位唐士请来!”

    “天已近暮,大王明日再遣使不迟。”

    “我恨不得他现在就在我面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