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妃弟夜入宫 大王有不同(第3/4页)  即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亲密。

    一边按着,向赤斧想起了一事,一边说道“明公,我闻大王授任慕容瞻为司隶校尉的诏书,这两天就要下来了?”

    “是啊。”

    “唉,大王怎就这么固执己见,不肯听从明公的良言?非但不除慕容瞻,还要给以司隶校尉这样的重任?”

    孟朗沉默了片刻,叹道“我该说的,都对大王说了。慕容瞻怀盛名於北地诸胡中,知兵善战,而复性能隐忍,譬如鹰也,饥则来附,饱而远飚,终成患祸,不可不除。奈何大王不听,我亦无法。”

    司隶校尉,是孟朗此前的职务。此职掌管京都的治安,有权监督朝中的大臣,权责极重,素来是非亲信之臣不能任之的。蒲茂现要把此职授给慕容瞻,固是拒绝了孟朗的“良言”,可换个角度看,如果称赞的话,却也显出了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向赤斧听出了孟朗口中的失望之意,便赶紧转换话题,随口说道“明公,我听说大王有意把邺城宫中的铜驼、铜马、飞廉、翁仲徙至咸阳,此事是真的么?”

    “是有此事。”

    “这几座金像、石像,可都重数千斤,邺县到咸阳,千余里远,要想把之运到咸阳,必然耗费民力巨大啊。”

    孟朗调整了下心情,先是叫向赤斧用大力气,然后说道“你当知这几座金像、石像的来历。本是秦、成所造,有的原先就是立於咸阳宫殿前的,后来被运到洛阳,有的则本是在洛阳宫中的,后来洛阳为慕容氏窃据,慕容氏遂将它们悉数运到邺县。这几座金像、石像,不仅仅是几座金像、石像,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大王以平定海内,使天下重归一统为业,由而欲把它们徙回咸阳,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也进言过大王,劝大王不必行此举,大王执意不听。”

    “原来如此。……这些也都是小事,既是大王执意要做,那便随他就是。”

    向赤斧还有别的话还问,但又不知当说不当说,迟疑了下,手上随之一慢,孟朗敏感地察觉到了,扭脸笑道“你在想什么呢?”

    向赤斧吞吞吐吐,说道“明公,我还听说了一件事。”

    “什么事?”

    “大王、大王……。”

    “大王怎么了?”

    “大王前几天晚上,是不是召慕容妃的弟弟进宫了?”

    孟朗脸上的笑容渐渐退去,他把头转回,不再看向赤斧,过了一会儿,问道“你听谁说的?”

    “此事前两天就传开了,赤斧至少听四个人说过此事!有府中赤斧的同僚,也有军中的将校。”

    “乱咬舌头!”

    “是、是。赤斧知错。”

    又过了会儿,孟朗说道“这事儿没有你的错。大王前几天,确实是把慕容妃的弟弟召进宫了,但只是因为当晚与慕容妃饮酒的缘故,叫他陪酒罢了。因其饮醉,不能出宫,故是在宫中住了一晚。”

    “是、是。”

    “再听到有人乱说,你就以此告诉他们。”

    “赤斧明白。”

    “慕容妃”者,是慕容权、慕容武台弃邺北逃之时,没能带走的慕容氏的一个公主。此女长相美丽,蒲茂一见之下,便就动心,同时也是因为欲借此安抚、笼络慕容瞻等慕容氏的降臣,遂把此女纳之为妃。慕容妃的弟弟,与慕容妃一样,相貌娇俏,蒲茂亦甚喜爱,前几天晚上和慕容妃在邺县台城的宫中喝酒,酒兴上来,就传旨把他召进了宫中。

    至於究竟是不是如孟朗说的,蒲茂单纯只是叫慕容妃的弟弟陪酒?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今天堂中宴请崔瀚等人之时,崔瀚等人还按照儒家的规范,盛赞蒲茂是圣主,然而打下邺县这才多久?北尚有慕容氏的余孽未除,东边的贺浑邪早晚必叛,代北的拓跋倍斤亦是狼子野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