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一八七 强弱与灵犀(上)(第2/3页)  第一氏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干脆利落一拳过去,第一时间击倒对方就行。没有必要绕来绕去,跟对方用什么武术套路。

    那是给对方机会。

    赵玄极拍了拍赵宁的肩膀,半是告诫半是勉力道:“两军交战,战力永远是决定胜负的最大因素,强则胜,弱则亡。

    “如何建立一支强军,才是兵法首要奥义,也是军国第一要务。计谋都是在实力不够的时候,作为补充的。也只有在军队战力劣势的时候,才需要使用计谋。

    “古往今来,以弱胜强的例子虽然不少,但它们之所以被记载在史书上,就是因为这样的事少,但凡出现一件,就值得拿出来大书特书一番。

    “战争的常态,比拼的是两军实打实的战力。”

    “我雁门军是皇朝精锐,弓强弩劲、甲坚兵利,实力非草原军队可比。这时候,用兵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要犯错,不露出破绽,不给敌人机会。

    “堂堂正正进攻,看似愚笨,实则是最佳策略。”

    赵宁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赵玄极却面色一正,口吻严厉起来:

    “小宁子,你这一年来,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族做出了很大贡献,如今谁也不敢小觑你。但你要记住,你是将门子弟,未来的大齐军方柱石!

    “智谋算计,,本质上都是牧民,是百姓,不是什么职业军人。

    对黎民百姓而言,个人生存、生活永远是最根本追求。

    历来草原对中原的战争,绝大部分都是劫掠性质。

    今年草原年景不好,大家生活艰难,眼看不好过冬,部落要死很多人了,于是相约一起袭扰中原皇朝的边境,劫掠一番财物、人丁后离去。

    这样的劫掠战争,规模有大有小。如果是王庭出面,那就是可汗带着大家一起抢劫。仗打完,大家各回各家,靠着带回来的生活物资继续过日子。

    因为是抢劫,所以草原军队能打顺风仗,每当战局顺利,就会爆发出极强的战力,一窝蜂的到处肆虐,蝗虫过境一样,势不可挡。

    但也正因为是抢劫,一旦战事不顺,死伤过多,大家一看情况不妙,跑路就是最先冒出来的想法。不得带回财物,战死就毫无价值,谁愿意?

    草原王庭又不像中原朝廷那样,有儒家学说控制百姓思想,让百姓可以为了“忠君报国”“家国大义”等理念甘愿战死。

    其二,善于骑射,却不善于阵战、攻坚。草原牧人从小生活在马背上,弓马娴熟不用多说,但也正因如此,缺乏步卒、不通晓步军战法的他们,没法攻坚。

    其三,装备差。草原军队的武器,都是牧民自备,王庭可不会给他们发兵甲,统一武装他们,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必要。

    富足的大部落,兵器好些,寻常中小部落,兵器就差些,且上下相差悬殊。连铁箭镞都没有,只能用狼牙箭的战士多不胜数。

    射术再好,箭射得没大齐将士远,杀伤力不如大齐军队,屁用不顶。

    草原战士的甲胄更是少得可怜,基本只属于大部落,而且多为皮甲,铁甲寥寥无几。没办法,草原贫瘠,没有中原那么多矿产。

    如若不然,草原军队劫掠边地时,也不会连铁锅、锄头都抢。

    这样的军队,碰到中原皇朝的精锐军队,譬如说雁门军,怎么正面交锋、打阵战?只要雁门军步军摆好阵型,强弓劲弩几轮齐射,他们就得在冲锋路上死大半。

    其四,草原地广人稀,修行者不如中原皇朝多。

    凡此种种,造就了历史上,中原皇朝的精锐大军,但凡跟草原军队正面交战,后者就必然战败的结果。

    实话说,这样的草原军队,能打赢中原军队,那才真是有鬼了。

    这就是赵玄极口中的,军队战力强弱决定战争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