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三六一 一线光明(3)(第2/4页)  第一氏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且还采取了行动。

    他派了飞鱼卫秘密前往草原,深入契丹、达旦、天元各部查探形势,寻找对方有可能对大齐不利的蛛丝马迹。

    若是以天元部为首的草原各部,果真要要谋害雁门关的赵氏将领,意图进犯大齐,他们在内部就一定有战争准备,哪怕时间还早,至少也得抓紧军事训练。

    可飞鱼卫什么都没发现。

    彼时,宋治并不知道,飞鱼卫的行动,早已被天元太子蒙赤察觉,并且做出了相应布置,这才让飞鱼卫无功而返。

    对当时的宋治而言,飞鱼卫没有发现证据,他也就没必要发兵征讨天元部。在打压世家,收军方权柄的大背景下,宋治不想赵氏借此渲染战争,掀起战争。

    最后他派了三万将士去雁门关,增强雁门关的防御力量,一方面是为策万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安思明去雁门关分赵氏的权做铺垫。

    这个应对,在当时看来怎么都足够了。

    雁门关之后也的确没出问题,乾符七年的凤鸣山之役,雁门军还胜了。

    如今看来,宋治对雁门关的处理不可谓不得当,但对天元部的狼心野心,认识却大大不足。然而,退一步说,就算当时就正视了北胡,宋治又能做什么?

    萧燕在燕平暴露,加上凤鸣山之役,让宋治在时隔一百多年后的太平时节,重新拾起了对草原的防备之心,乾符七年后,他开始设立防御使,招募训练新军。

    虽然宋治做这些,根本目的是为了分世家的权,推进中央集权的步伐,但在事实上,后面这几年,大齐的军力其实是在稳步上升。

    可国战一爆发,王师还不是被打得一溃千里?

    大齐内部的问题之大,除非宋治能够预见知道一切,并果断舍弃中央集权的大齐皇帝使命,不管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否则根本不可能挡住北胡大军这一轮猛攻。

    双方的实力摆在那里。

    早在今日前,宋治就已经反应过来,当年飞鱼卫进入草原,是失职了,而且误国了,但此时此刻,他也只能说他不曾料到这一切,因为飞鱼卫是他派去的,还是他的心腹力量。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在正面战场上,一向不是中原皇朝对手,仅仅只能劫掠皇朝边地,顶多趁中原皇朝内部大战大乱、虚弱不堪的时候,大肆入侵的草原军队,现如今怎么就有了横扫大齐军队的战力?

    “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韩昭在尝试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站起了身,请宋治恕他的罪。

    “都督直言便是。”宋治示意对方坐下。

    韩昭组织了一下语言,徐徐道:“国战至今,北胡三路大军,领兵的都只是皇子、贤王,天元可汗一直没有出现。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陛下有没有想过是为何?”

    不等宋治回答,他便继续道:“臣以为,天元可汗不是不能出现,而是在他看来,如今他根本没必要出现,仅凭皇子、贤王,就已经足够带着北胡大军攻城掠地,杀败我大齐王师!

    “陛下问北胡大军为何战力如此强悍,臣也只能想到一个原因,那就是天元可汗极度非凡!”

    宋治沉吟着问:“不凡到什么程度?”

    “天人之姿!”韩昭咬牙说出了这四个字。

    宋治饶是有心理准备,听了这四个字也不禁脸色一变。

    天元可汗是天人之姿,那他是什么?这四个字明显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天人境!宋治如今可只是王极境中期,怎么跟天元可汗比?

    在这个天下,中原皇朝的皇帝,从来都是天下之主。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虽然是中原皇朝自个儿说的,但之所以能有这种自信与霸气,靠得是实力支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