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五二八 闻风而动(3)(第2/3页)  第一氏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楚对方每每在行事的时候,目光都会看得很远。    年少时他们几人在燕平跟纨绔们斗殴打仗,魏无羡这个狗头军师,常常能通过各种眼花缭乱的布置,把对手耍得团团转。    现如今魏氏仗着那点兵力那点地方,就敢第一个冒头跟朝廷对着干,魏无羡不会不想到各种可能性,做各种应有的布置。    赵宁虽然不知道魏无羡的具体谋划,但他很肯定,对方的策略必定早已开始施行,眼下的陇右战局对魏氏而言虽然凶险万分,但对方并非没有一线生机。    周鞅听罢赵宁不负责任的言论,满头黑线,表示自己竟然无话可说。    这时候,黄远岱忽然悠悠来了一句:“某家倒是能够想到一些。”    “哦?”赵宁眉头微挑。    “这种时候,黄兄就别卖关子了!”周鞅不无急切。    黄远岱老神在在的伸出四根手指:“也是四个字。”    “哪四个字?”    “合纵连横!”    ......    陈府。    陈安之在书案前枯坐良久,手里的书册一直不曾翻页,目光焦点落在虚无处,明显是神游物外,眉头越皱越紧,最后几乎拧成了一个疙瘩。    今日在朝会上,皇帝把陈询降爵三等,下手可谓极重,举族上下闻听此讯,无不是愁眉不展,惶然凄然而又愤然默然。    陈安之知道皇帝这是在敲打陈氏。    原因很简单,国战之后陈询这个宰相,一直是只有眼睛耳朵而没有嘴巴,对朝政不发一言,对诸事不拿主意,硬是把自己扮作一个应声虫。    皇帝对此很不满意。    皇帝需要的宰相,不是一个应声虫。    皇帝想要陈询像徐明朗那样,做他忠实的鹰犬、锋利的爪牙,替他鞍前马后、冲锋陷阵!    说直白些,皇帝要的,是陈氏忘记自己世家的身份,把自己当作寒门大族看待,彻底变幻阵营,为皇帝的国政大事、打压世家毫无保留!    大齐的世家这么多,如今基本都有军功在身,声望与影响力不错,皇帝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的大计不会更该,但总不好把所有世家都赶尽杀绝、举族倾覆吧?    这不是要逼得世家都去造反?不是要让天下人纷纷侧目?    皇帝改变了方式。    皇帝的策略陈询明白,陈安之也了解,那就是用和平的方式,相对温和的手法,把世家大族演变成普通大族——也就是寒门大族。    这其中的核心,一是要世家放弃世袭爵位,二是族中子弟用参与科举的方式出仕,而不是享受家族蒙阴。    放在前朝亦或是本朝开国之初,这是皇帝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但到了现如今,寒门如日中天,这就是世家不得不面对的切实抉择。    而皇帝要陈氏做的,就是带头。    他要求宰相以身示范。    世家勋贵,肯定不会轻易接受皇帝的和平演变,一开始皇帝必然要雷霆打压一些、严厉处置一些,杀鸡儆猴。    这就需要陈询来做刀子。    陈询不愿意。    其一,他如果同意,几代人之后,陈氏就不会有现如今的权势地位;就算世家教育非寒门可比,一两百年后,也顶多是个有名的书香门第、官宦大族。    或许会依旧显赫,但不会再有世家之贵。    不袭爵,不蒙阴,世家根基不存。    其二,背叛世家,做皇帝的爪牙,帮着皇帝对付世家,陈询无法接受。    国战前,陈氏基本就是这么做的,经由他们的手处理的世家官员不计其数,别的不说,仅是赵氏、魏氏的族人,陈安之都没有去拼命保全。    但这是国战后了。    国战期间,陈询在汴梁就已改换心志,决定重归世家之列,做有利于世家整体的事,国战多年努力,族中子弟死伤无数,好不容易重新被多半世家接受,现在岂有反复之理?    于是陈询宁愿做个应声虫宰相,也不做一只咬人的狗。    所以皇帝今日借题发挥,直接把陈氏的爵位降了三等。    皇帝的言外之意很明确:陈氏不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