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五四四 大风起(2)(第2/3页)  第一氏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各军之中军粮都不多,河北州县也没粮食,这种策略最好实现,而且必然成功。    例如赵宁回到燕平后,为防对方勾结世家高手,在合适的时候,陡然进逼皇城,以探望赵七月的机会发动宫变,他严格界定了赵氏可以进宫探望赵七月的日子,且大内一直有不少王极境坐镇。    直到他认为他能反制赵宁的任何举动了,他才睡了一个好觉。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自从郓州军攻破北胡黄河防线,赵宁就尽数敛去了光芒,无论他要对方怎么做,对方都毫不迟疑的执行。    在今日之前,宋治还是没有放松对赵宁的严防。    但在此时此刻,宋治都情不自禁去想,自己是不是错怪赵宁了?    回想赵宁在乾符六年秋猎出仕后的所作所为,宋治怎么都挑不出半点毛病。哪怕是年少轻狂,冲动之下打了孔严华,也心甘情愿做了五年闲人。    国战时期,他要赵宁离开晋阳,去郓州那个最危险的地方坐镇,对方也没有丝毫犹豫,且一去就敢于拼命,拯救了国战大局。    后面一场场血战,赵宁用行动捍卫了大齐疆土,孝文山一役,几乎事败身死。    在任何时候,对他的命令,赵宁都是坚定不移执行的。    再想想赵氏,上到镇国公赵玄极,下到普通赵氏族人,绝大部分都是品性刚正,对他无有不尊,对他的命令无有不从。    要是这么来看,国战之后赵宁回到燕平,做个本分的闲王,就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对方已经立下足够大的军功,有了足够高的地位,享受的圣眷无人能及,这一生足够辉煌足够闪耀足够有意义,到了人臣的极致,不必再有任何多余想法。    这些,足够赵宁忠君事主,安于富贵享受人生之乐。    之前宋治还怀疑赵宁居心叵测,现在,到了这含元殿上,哪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宋治也无法把赵宁跟那些逆臣贼子般的世家之人对等起来。    “或许,朕应该正视赵宁与赵氏的忠心......”    想起赵宁初到郓州时,在国家陷入空前危机,于明知不可为的情况,白袍白甲一马当先,带领一群杂兵出战博尔术先锋精锐的事,宋治回味到了当日的感动。    他现在也很感动。    赵宁的所作所为,让他不得不感动。    不只是赵宁。    当年被元木真以天人境的无上修为逼迫,宋治只能靠着传国玉玺仓皇出逃,身处荒野时,为了重整中原军心民心,赵七月义无反顾甘愿回汴梁主持大局,也曾让宋治感动不已。    这些感动真实发生过,并非虚假。    赵氏的人都是这般的品性端正,都是这样的慷慨义士?    宋治继续想:“如果赵氏能够安静接受废后之事,又能以自身为表率配合朕收回藩镇权柄,期间没有任何不当之举,那朕让赵氏继续参与镇守雁门关,给他们的子孙一条富贵之路,让他们名垂青史享誉后世,又有何不可呢?”    是的,没有什么不可。    今日之后,有实力有歹心的世家都会覆灭,世家将不再具备对皇权的威胁,那么一个实力有所下降,并且不独占雁门关兵权的赵氏,他有什么容不下的?    他可是皇帝,是极致皇权的拥有者,是天下唯一的主子。    他有这个胸怀,亦有这个实力!    给皇朝留下一个家风纯正的将门,让边关有一股忠君报国、战力强悍的骨干精锐,对大齐的江山稳固对宋氏的万世基业,都是有益无害。    念及于此,宋治眼中有了由衷的笑意,仿佛看到了大齐的光明未来。    以上这个想法,至少在此时此刻,宋治是发自真心的。    这代表着,宋治对赵宁乃至整个赵氏,都放下了大部分戒备。    他挥了挥手,对敬新磨道:“将朕对待事涉陇右之乱各个世家的处置旨意,告知于天下!”    敬新磨躬身应诺,而后拿起圣旨展开,站在地台上面对着满殿神色各异、心思不同的大臣,开始庄严的诵念。    这一刻,他公鸭般的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