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九章 观望计划(一)(第2/3页)  非洲酋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曹沫还要几内亚湾航运公司直接在阿克瓦注册成立分公司,洽谈煤炭的贸易及运输业务。

    与黄金产地欧马地区相邻的芒巴地区,是阿克瓦著名的铁煤产区,受限于阿克瓦的经济发展水平,芒巴地区的铁煤质优储量大,但开采能力低下,每年铁矿厂开采规模仅二百五十万吨左右、优质煤矿开采规模甚至都不到五百万吨。

    阿克瓦国内没有与之配套的钢铁厂及火电厂,去消耗这些煤铁,矿区通过铁路连接到佩美港,所产煤铁主要用于外销,为阿克瓦换回珍贵的外汇收入。

    除了德古拉摩电力集团,科奈罗水泥厂的煅烧工序自然同样需要用到阿克瓦的优质煤炭。

    当地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但整个西非工业及交通基础薄弱,将煤炭从矿区运抵水泥厂,折算到每吨成品水泥之中,仅煤炭消耗成本就高达二十多美元,要比国内高出近一倍;科奈罗水泥厂以当前的产能,每年差不多需要消耗逾二十万吨优质燃煤。

    面对目前德古拉摩及周边地区日益疲软的成品水泥市场价格,曹沫还想维持当前的盈利空间,除了不断加强水泥厂的生产管理外,还必然需要直接从源头去改善各种原材料的供应状况。

    在各项成本中占据重要一环的煤炭供应,原本就已经在曹沫全盘考虑的视野之中了。

    现在真要能在佩美港与科奈罗水泥厂之间建立直接的煤炭供应链,以后科奈罗水泥厂每生产一吨成品水泥,大约能降低五六美元的成本,以当前的年产能折算,总数还是非常可观的。

    等到科奈罗水泥厂所配套的大型泊位建成后,煤炭运输成本能进一步降低下来,每吨成品水泥的盈利空间能继续得到扩大。

    当然,手里没有大型矿砂船,即便暂时不考虑跨越两万多公里的距离,将阿克瓦的铁矿石运回国内去,西非也并不是没有一点钢铁产能,去消化阿克瓦的优质铁矿。

    奥约州首府卡特罗拥有卡奈姆国内第二大、年产规模达到三十万吨粗钢的钢铁厂,就座落于奥贡河中游的河畔。

    卡特罗钢铁厂乃是卡奈姆结束殖民统治之后,为当时的军政府筹资所建。

    卡奈姆当时的军政府,想着依托上游的勃索铁矿,在卡特罗建造发展一座大型的钢铁生产基地。

    一方面受限于资金,卡特罗钢铁厂一期建成之后,就无力进行后续的建设;配套的勃索铁矿开发建设也有相当有限,矿区

    连接钢铁厂的专用铁路线,目前还停留在图纸之上,开采出来的铁矿都是通过糟糕、成本又极为昂贵的公路运输,送入钢铁厂的炼炉之中。

    在中国,公路运输的成本已经相当高了,油料、人员工资、车辆损耗以及各种通行费用加在一起,大约是铁路的三四倍。

    而在卡奈姆,由于公路交通以及治安状况堪忧,车辆损耗大,需要额外的武装安保,载重有限、速度缓慢,运输效率的低下,致使卡奈姆的公路运输成本,甚于比中国还要高出一大截。

    另一方面是勃索铁矿的品位略差了一些,仅有百分之三十几,相比较芒巴铁矿高达百分六十的品位,精炼成本高昂。

    兼之管理不善、技术落后以及工业配套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卡特罗钢铁厂的经营效益很差。

    倘若能将阿克瓦的优质铁煤资源,直接供应到卡特罗钢铁厂,多少能稍稍改善其当前的经营状况。

    不过,这背后所涉及的环节就比较复杂。

    卡特罗钢铁厂的选矿、精炼以及冶炼等设备,最初时都是专为勃索矿区所开采的铁矿设计,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改造,才能将芒巴铁矿的优越性能更充分的利用起来。

    奥贡河中游缺少配套的大型煤铁码头,就难以大规模、低成本的从阿克瓦运输铁矿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