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0 火力太猛,主相招架不住!(第2/3页)  楚氏赘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造纸,也能光宗耀祖!

    炼制火药,也能封伯爵。

    ...

    众多的儒生人群之中。

    董贤良激动的跳起脚跟,望着对面孤零零的小昏侯,目光充满了感动。

    他曾经以为,自己苦学儒学、诸子百家,以“匡扶明君,济世天下”为己任,是大楚最出类拔萃的才俊。

    他一直不懂,为何殿试,皇帝将小昏侯列为优等甲名,已亥岁举第一。

    今日终于明白。

    这才是真正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小昏侯这是满腔热血为大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非只有辅佐君王,那才是世间人杰。

    那些被他轻视的微末小技,造纸、火药等等,一样能够对匡扶济世起到巨大作用。

    这心胸之宏大,这见识之广阔。

    差距啊!

    他离小昏侯差距如此之大!

    ...

    孔寒友被骂懵了。

    小昏侯根本不按套路出招。

    他明明是在和小昏侯,辩论“科举选官”。既然是选官,咱们就按照,选什么官最好,来辩论啊!

    他这前脚才刚刚高谈阔论,儒家学派,对“选官”最为有利。

    小昏侯后脚就不提科举选官,居然说起了那些落选的九成九读人。说那些落选的读人,都是一群废物...白白糟蹋粮食,一事无成。

    这让他怎么反驳?

    “小侯爷,我们今日谈的是选官。至于落选之人...可以再行商议,如何安排他们。”

    孔寒友正色道。

    “孔大人,独考儒科,就意味着,为了选出这最出色的一百名官员,牺牲掉金陵万名考生,牺牲掉大楚十万名读人,牺牲掉我大楚的千秋基业!

    而考全科,才能百业兴盛。九成九的读人纵然当不上官,也懂三教九流各行之术。”

    楚天秀一摆手,痛心疾首,拱手朝皇帝道:“陛下,您要只想选官,科举考试,独考儒家的确可以。儒生干别的都不行,但是当官还是挺在行的。

    但是,您要这大楚兴盛,钱粮盈仓,诸如‘造纸、火药’等物不断涌现,天下遍地是各色英才,俯身皆是,想用什么便用什么。

    那这科举大考,定然要考全科。”

    ...

    皇帝项燕然望着小昏侯,陷入了深思。

    他将“岁举”改为“科举”的目的,的确是为了选官,辅佐他治理天下。

    儒家学派宣扬“尊君爱民”,当然最符合这一点。

    但是剩余九成九的读人,选不上官,这也的确是巨大的浪费啊!

    整个大楚皇朝,所有读识字的人才,全都在这里面了。不用好他们,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读人,是极难培养的。

    往往一个县城,一个富户一个小地主,也就供养起两三个子弟读,长达一二十年之久,才能成材。

    这些读人,本应是大楚最出色的人才。

    整个大楚皇朝七千万人口,也才区区数十万的读人而已。

    长子继承家业,余子皆外出谋生。

    他们要是只读儒,只懂一些治国的大道理....平常生活根本用不上,以至于靠一些蝇营狗苟的生计来维生。

    如今大楚,内有诸侯内忧,外有匈奴外患。

    正是要天下读人,尽忠,尽力之时。

    科举考试考全科,才能发挥众读人之力。

    他这个皇帝,已经更信小昏侯的说法。

    但是,他也不想以君威,直接驳回主相孔寒友。最好是孔寒友,主动认输才行。

    “小昏侯此言颇有道理,你们继续争辩吧。朕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