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一章 其智近乎妖!(十二月的第一更,求月票!)(第3/6页)  红楼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皇上亲弟!!他有甚么理由,行弑君弑父之恶行?若没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难堵天下悠悠众口,也难抵青史之刀!”

    隆安帝闻言,面色阴沉的难看,目光阴鸷的看了荆朝云片刻,却没说甚么难听的话。

    荆朝云是忠是奸?

    不好说。

    但他一定是权臣。

    如果荆朝云不愿配合新政,不愿一再退步,眼下的朝政绝不是现在的局势。

    太上皇还未驾崩时,天下督抚,泰半与他有旧。

    六部尚书侍郎,也有一多半是他的门生。

    即便是现在,论起真正可调动的势力,韩彬、林如海加起来,都未必及得上荆朝云。

    就是这样一代权倾朝野的权相,却闷着头,一次又一次的让步。

    所以,很难说他是奸臣。

    但是,荆朝云也绝谈不上忠贤。

    他只是在景初后十年,隆安前五年,尽力裱糊着朝廷大势不倒罢了。

    对于革新天下,重振朝廷声望,洗刷贪腐冗官,充盈国库等等,毫无作为!

    便是此刻开口,也是一如既往的风格,顾及天下人言……

    隆安帝冷笑一声,却拿目光看向贾蔷。

    这种事他自然不可能亲自下水,连沾湿一点都不行。

    他也不舍得让林如海等掺和,推行新政还要阁臣们的清望,不是用来兑在这里的。

    既然贾蔷是绣衣卫指挥使,他也素来不要甚么清望,整日里鼓捣一群市井婆娘诋毁别人,那就由他来罢。

    贾蔷也有这个自知之明,他出列躬身道:“回皇上,也告知荆相一声,据端重郡王的门人透露,当然,他自己也是猜测,毕竟这位门人的上官,也就是颜料库的原郎中,已经被处死,他只是次一级的,所以有的事知道,有的事只能推测,但推测也是根据其上官所留下的话语来推断的。”

    隆安帝“唔”了声,道:“你且说说看。”

    贾蔷道:“据端重郡王门人赵从所说,端重郡王之所以行此事,是因为端重郡王看出,太上皇是真正将大位传给皇上了。这些年,军政大权一点点转移给了皇上,尤其是解决了身后名的大事后,太上皇一心沉溺于修道成仙,甚至安排了赵国公辅佐皇上,将军权快速的转移到皇上手里。若是这般下去,最多二三年,皇上就会真正大权在握,任何人都无法动摇根基。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拼死一击,反倒能嫁祸给皇上。荆相是否还记得,太上皇大行当日,九门提督,步军统领衙门大都统魏昕,就要率军逼宫?

    当日,指责太上皇驾崩的不明不白,将污水泼向皇上,甚至泼向恪和郡王的人还少了?不知那逆贼的这个说法,是否能说服天下芸芸诸口?”

    荆朝云看着贾蔷半晌,缓缓点头道:“林如海教出了个好弟子啊!”

    说罢,却又同隆安帝道:“皇上,此案仍需慎重,只绣衣卫来审案,难免非议汹涌,最好……”

    不等他说完,隆安帝就冷笑道:“最好让天下人都知道,先皇生了个弑君弑父的好儿子吗?!端重郡王是甚么德性,你不知道?那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在景初朝时就飞扬跋扈,无所顾忌,手段阴毒下贱,他干出这样的事,是天家之耻,也是景初朝之辱!这样的猪狗,使得天家蒙羞一次不够,还要让世人皆知,天家出了这么个弑君弑父的畜生?!”

    荆朝云闻言,抿了抿嘴,却仍拱手道:“皇上,不管如何,便是唐时太宗之功德,亦为屠戮手足之恶名所累……”

    隆安帝冷笑道:“荆卿之意朕明白,可朕推行新政于天下,就没想过,会留下甚么好名声!用朕一人之名,换大燕万世之根基,朕心甘情愿!!以卿之才具,位列领班军机之位,原本大燕绝不是眼下这个样子。是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