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第2/3页)  七零年代二婚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刚嫁进来脸皮薄不好意思,后来是没有说这事的契机,今天婆婆不在家,大家闲话家常,话赶话赶上了。

    “哎,这事你跟爱国说过没?”

    赵丽娟抿着嘴笑了笑,“说过,刚处对象我就说了,你们猜他咋说的?”

    周银娣跟刘秀云都是一脸好,“咋说的啊?”

    “他说,他当时也注意到我了,看到一姑娘穿着藕红色小褂,扎着两个麻花辫,笑起来很招人,还总盯着他看。”

    两妯娌听后捂着嘴笑,连窗下的陈桂香也笑了。

    ……

    赵东林办好退伍的手续,告别了对他恩重如山的领导和一起奋斗了十来年的战友离开了部队,一路上,他先坐火车,历时十五小时到达省城,倒了三班车费了五小时才从省城到了县城。

    县城没有下乡的公交,好在他运气好,搭到了一辆去邻村的拖拉机,等他下了拖拉机步行到村口,整个路程已经花费了二十多个小时。

    上河村依旧是那个上河村,杨柳依依,青草芬芳,田埂交错,村口的大爷慢悠悠的赶着一头水牛。

    “二大爷!”

    赵东林背着行李,热情的跟大爷打了个招呼。

    “哦,这是?”

    大爷眼睛不大好使,已经有些年头了,生产队长照顾他,给他安排了一个轻松的活计,给队里放牛。

    “大爷,我是东林啊,小名栓子。”

    说着,赵东林从口袋里拿了一包烟出来,分了一支给大爷。

    大爷这才恍然大悟,笑着接过烟夹在了耳朵上。

    “哦,东林啊,你不是当兵了吗,回来探亲的?”

    大爷眼睛不好耳朵也有些不大灵光,平时不大跟村里人说闲话,因此他还不知道赵东林离婚的事,甚至连赵东林什么时候结的婚也记不大清了。

    “是,大爷,你接着忙,我就先走了。”

    “哦,好,好,你忙。”

    这会儿村里人都在上工,五月份,正是农忙的时候,除了村口眼睛不大好使的二大爷,还有几个村里不用上学的小娃娃外,赵东林一路上没遇上旁人。

    赵家的房子在村子中心地带,不是最靠前的也不是最靠后的,家门前是一条长河,河边长着野草,也有专门辟出的地种了些蔬菜。

    推开自己院子外及腰的木门,吱呀一声,那个安静的熟悉的小院再一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院子里很安静,除了几只母鸡咯咯的声音外没有旁的动静。

    赵东林放下手中的行李打量着自家的院子,他们家的院子在村里条件算好的,一半土胚一半青砖,一联排的三角,院墙东面还砌了个矮矮的鸡圈跟猪圈。

    赵家养了一头母猪,这年头养猪是一项除工分外的额外收入,公社跟大队是鼓励社员养猪的。

    计划经济时代,各生产大队都有养猪任务,生猪不允许私自出售,就像粮食一样,要交由国家统一调控分配,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吱呀”一声门响了,赵东林转头看过去,只见他妈张巧儿背着英宝进门了,她手里还拎着个竹筐,框里背着从河边打回来的新鲜猪草。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没回家,他妈看上去老了不止一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背着英宝的关系,她佝偻着背,不复记忆中的年轻矫捷。

    “妈。”

    赵东林鼻头泛起了酸意,他喊了张巧儿一声,这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退伍回乡,他不仅有子女需要照顾,还有日渐年迈的父母也需要他的照料。

    张巧儿进门没注意院子里还有其他人,听到大儿子的声音她还以为自己幻听了,抬头看到一个穿着军装,魁梧高大的年轻人站在院子里,可不就是她大儿子东林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