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5章临危受命的少神医(第1/2页)  医妃,王爷枕上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院判被下了大牢。
    他欺上瞒下,把整个太医院和御药房弄得一团糟。
    太医院稍微不服他的,都被革职;而他弄进来的,有一位居然连字都不认得,更别说懂什么医理了,就会被几句金匮要略。
    去年冬月病死的宸妃,就是因为药用错了,而后太医院“失火”,独独把她的那份脉案给烧了。
    朝中也有人吃过太医院的亏,此刻纷纷跳出来。
    太医院内一派糟糕,而御药房里都是些乱七八糟的药。
    有些草药,不过是形状相似c毫无药效的野草取代的;有些成药,药丸子拿在手里,稍微用力就掉渣。
    “温婕妤当初大出血,肯定就是这杀才干的”胡太后火上浇油,试图把薛湄救出来。
    没有薛湄,京里都无趣了很多。
    皇帝一听这话,眼睛顿时通红。那个瞬间他有点不太像人了,表情极其扭曲。
    “凌迟了他”他对内侍道,让内侍去大理寺通禀一声。
    皇帝口谕,要凌迟郑院判。
    很多大臣都上书,夸皇帝英明,可见郑院判多么不得人心。
    这个时候,一桩旧案被翻了出来。
    当初郑院判跟当时太医院一把手冯益民不和,冯益民屡次教训他要把心思放正,要在医学上用点心思。
    两个人起过争执。
    后来冯益民不明不白死了。
    冯家遗孀喊过冤,说自家大人是被人害死的,然而没人相信她。
    别说外人了,就是冯益民的儿女们,也不是很相信这话,只当母亲神志不清。
    薛湄却记得。
    故而,萧靖承也会替她记得。
    萧靖承记得,大理寺的人就顺便把这件事给调查了一番。
    郑院判为了脱罪,主动跟大理寺卿示好,把此事说了出来,是他给冯益民下了药,让冯益民暴毙的。
    冯益民对同侪不设防,活该他不长命。
    当时杀冯益民,是因为安诚郡王府的程美人有疾,郑院判开错了一个药方。
    冯益民让郑院判去道歉。
    那个时候道歉,就可能得罪安诚郡王,更有可能被逐出太医院。
    “我苦求他,他也不肯放过我一条生路。是他把事情做绝,我才下手的。”郑院判哭道。
    他的凌迟改不了,只不过他的罪名更落实了些,而非皇帝乱发脾气要杀人,是他罪有应得。
    太医院百废待兴。
    整个御药房都乱了。这个时候,有钱都填补不上,需要庞大医药世家来撑起局面,把御药房添上。
    皇帝想让卢家老太爷来做太医院院判。
    “陛下,草民已经老了。今早起来,记不住昨晚吃过些什么。别说这么大的太医院,就是草民自家的药堂,草民也不管了。”卢老太爷道。
    然后他不等皇帝发话,继续道,“我孙儿卢殊,人道一声少神医。他稳重,医术好,又在白崖镇做过军医。
    若他能执掌太医院,定然会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让陛下与诸位公卿世家失望。普天之下,没有比卢殊医术更好的了。”
    论起医术,除了薛湄之外,的确无人能及卢殊。
    只是这会儿,谁敢在皇帝跟前提起薛湄
    论起资历,军中做过军医,这更有说服力。
    卢殊唯一让皇帝不满的,就是他太年轻了。
    萧靖承暗中推波助澜,朝臣们对卢殊也有好感,大家便说:“破旧需得魄力。年纪轻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正好适合现在的太医院。”
    特殊情况之下,年纪不满三旬的卢殊,成了太医院院判。
    因为太医院现在是烫手山芋,谁接谁倒霉,故而也没人反对,只想让卢殊和卢家赶紧把重担接过去。
    卢殊很快走马上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