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六章 三方之计(第1/5页)  大秦之我是子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秦之我是子婴最新章节!

    “青铜锄头?!”

    李信静静端详铜片,似是从采药之人小锄头上掉落的。

    但商,周,甚至秦,锄头都还是石头做的,青铜过于珍贵,作为农具硬度不足,除了战争便是祭祀所用。

    “巴蜀之地最不缺的便是石头,什么人才能用青铜锄头采草药?”李信极其不解。

    赵姬神色微变,一瞬间又恢复平静。

    “李信统领有所不知,巴蜀之人曾著有《山海经》,其中记载着山川河流,巫医仙草。来巴蜀之地寻仙草之人,所用的农具自是贵重。”赵姬解释道,并未直言猜话中采仙草的人就是她的父亲。

    “原来如此。”李信似懂非懂的点头。

    “剑阁从初立而起便是巴蜀要塞,定是有人寻仙草而至剑阁才遗落的,故必有道。”赵姬继续说道。

    李信从怀中掏出地图,放在火把下仔细查看着。

    剑阁身处山中栈道,上下最险之处几乎垂直而下,控住剑阁便是控住了金牛道,这也是秦军能轻易过此的原因。

    若往西南便能入巴蜀之中,但险无比,断然不可度过。

    “夫人所说的道究竟是何处?”李信皱眉问道。

    赵姬上前,伸手朝着剑阁西北方向划去,再向南一指。

    “这是道?!”李信西北而望,虽比南坡较缓,亦是陡峭不堪。

    “昔日寻仙草之人走的便是此道。”赵姬示意着铜片,说道,“由此道而走,或许还可见到王上。”

    “王上?王上不在汉中郡?”李信一惊。

    赵姬忽地苦笑,“王上此刻应在涉险,李信统领若再不去支援,恐怕便要困死山中了。”

    “果然是在胡闹!”

    李信收起地图,重揣怀中。

    “传本统领的命令,五千人马留在此处支援前方将士,其余将士和本统领饶道西行!”李信朝着一旁传令兵喊道。

    “不可!”赵姬叫住道,“只有本夫人深知道所在,李统领带再多的将士亦是无济于事。李统领需留在此地,抗衡巴蜀之将。此外,李统领只可留下前方的五千人,否则本夫人无法帮到王上。”

    “只留五千?!”李信顿时心中激愤,“夫人不知,张耳已前往巴蜀,他若和巴蜀守军串通,臣只能拒剑阁而守,无力再前行!”

    “那便拒守好了,王上的本意便是让李统领牵制敌军,所用自是兵力越少越好。”赵姬故意直言道。

    李信神情僵住,在他的过去的意识中,二十万都是少的。

    今日居然只给他留五千?还只是牵制所用!

    李信沉默半晌,忍着怒气喃喃点头,“一切全凭夫人安排...”

    “那便多谢李信统领了。”

    赵姬拱手,传令兵不情愿的跑下剑阁传达命令。

    .....

    次日凌晨,巴蜀军大营。

    困极的张耳微眯双眼,对坐在孔藂面前,陈贺躺在地上仍旧酣睡。

    孔藂端详着憔悴的张耳,面带不屑,“在下亦听闻常山王跟随了子婴,本是不信,今日一见居然正是如此。赵人的命还真是不值钱啊。”

    “子婴答应帮本王复国,有何不可?”张耳顿时不悦,顶撞道。

    “原来如此啊。”孔藂讥讽一笑,“为了利益便可忘记仇恨,常山王真是让在下另眼相看。”

    张耳脸皮微微抽动,“孔子曾不入秦,本王不知孔统领入巴蜀之路为何。若是过秦地而至,孔统领亦是让本王...蛮高看的。”

    孔藂双目忽地圆瞪,他是孔子的第九世孙,早在芒砀山时便跟随了刘邦。

    孔藂是儒,张耳是侠,早年间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