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2/3页)  捡到一只始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让赵括想起了后世的一位喜剧演员,赵括便请他们坐下来,他们的武器,早已被收走了,周围还站着不少的士卒来看着他们。

    赵括让那些士卒离去,跟这些墨者们面向而坐。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想要侮辱二三子。”,赵括说着,又认真的说道:“儒学刚刚出现的,他并不是显学,没有人认同,也没有多少的弟子,自从孔子逝世之后,儒学又分成了多个派系,每个派系都继承了一点孔子的学问,彼此因为理念不同常常争吵,可是他们每一个派系,都发展出了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说思想。”

    “他们并没有放弃贯穿其所学思想的仁,在仁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吸收了很多的东西。”

    “可是当初的显学墨家,同样分成了三个派系,每一家也都继承了一些墨子的学问,可是,三派的墨都不曾发展出自己的思想内容来,甚至还在缩减墨子的学说理论...墨子的学说不是可以单独拿出来运用的,他是对一个理想社会的多方面的诠释,实现的途径...将一个自圆其说的学术如此的撕割开来,甚至还要将继承的学说进行缩减,二三子就不怕墨家会彻底的消亡吗?”

    墨者们有些惊讶,他们看着面前的赵括,赵括看起来有些痛心疾首的模样,就好像是在...为墨家的衰亡而感到悲伤??为首者认真的看着他,心里也不确定赵括是不是在羞辱他们,他总结了一下言语,方才说道:“墨子说:要知道一个学问,或者事情是否正确,需要看三种认识。”

    “第一是以历史记载的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依据,史上的盛世,都是没有战争,和平的时期,所以我们楚墨要说非攻,就是想要让天下和平。第二是即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依据,天下人都厌恶战争,百姓们痛恨侵略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帮助弱小的国家来对抗强大的国家的原因。第三是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

    “我觉得,没有战争,君王不因私人的利益去压迫百姓,人人互爱,不去伤害对方,这就是最正确的,您怎么可以...”

    为首者的话还没有说完,赵括便恼怒的站起身来,指着他骂道:“墨子有这样的学说,二三子为什么不去认真钻研?为什么不去继承?几百年过去了,为什么不去发展呢?!”,赵括愤怒的来回踱步,他说道:“墨子将战争分为正义和不正义的,想要看到一个和平没有战乱的天下,他不想看到底层百姓受苦,所以提出兼爱...节用,节葬...”

    “多好的学说啊,为什么二三子不去想该如何实现这些呢?怎么去结束战争,让天下和平呢?帮助弱国去抵抗强国,这就能实现吗??只要还存在分裂,战争就不会停止...节用,是让二三子去节用吗?为什么不让君王接受二三子的提议,让贵族们节用??他们省下一口饭,百姓们可以吃饱一个月的肚子!!”

    “兼爱...要通过什么来让人们和睦相处?依靠二三子的威胁?还是通过墨子的天志学说来用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定人们和睦相处,不要互相伤害呢?用规章制度来避免贵族伤害百姓,难道这不才是二三子应该追求的吗?!明鬼,墨子为什么要说明鬼?他是真的相信鬼神吗?”

    “那他为什么还要反对宿命呢?为什么要说人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上天的恩赐呢?他是想要通过魂灵的学说来让贵族们害怕,他说杀死无辜的人会被鬼神报复,这不就是想要阻止贵族们来残杀百姓吗?!”

    “为什么二三子却要走向歧途?为什么不去制定国家可以施行的典章制度?墨子所说的让百姓们来选举官吏,为什么要让百姓们来选举呢?这是因为官吏们不爱百姓,百姓对他们无能为力,为什么不改进一下,让百姓们也对官吏们有监督的权力,若是官吏做了什么危害百姓的举动,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