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七章 于德刚都没听过的小曲(第1/2页)  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结束之后,于德刚也不卸妆,把髯口去掉,道,“你现在还体会不到我的这种心理,我跟谦儿哥聊过,因为这么多年说相声,能说的老段子都已经说烂了,如今的社会,不像过去了,没有网络,没有电台,要听相声,只能去听现场的,所以,艺人就算不会很多段子,也能活下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网络,有了电台,你可以足不出户就听我说相声,等你来听现场的时候,你要是发现这一段是你听过的,你就会觉得你的钱花的不值,生书熟戏,其实相声更是如此,他没听过的段子,他才会有兴趣。

    如果这一段他会,他知道所有的包袱在什么地方,当你抖包袱的时候,他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需要演员的能耐要打,要想在观众的前面。

    但是,太难了啊,我们一段新相声从创作出来到成熟,一遍遍的上台打磨,差不多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的功夫,你听过一次,我们就不说了?这也不行吧!”

    裴琰之对这些不是很明白,毕竟他是唱戏的,唱戏的从来不会在意这些的,京剧,下面的观众越熟越好,能跟着唱就更好了,一般的冷戏,生戏,新戏,为什么不受欢迎呢,主要就是因为那些戏大家都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对背景不了解,就近不了人物,听了半天,也没记住几句唱。

    这顿饭直接就吃到了凌晨快五点了,天都要亮了,其实也没吃多少东西,都是在聊天。

    眼看着就要到天亮了,郭谦说道,“炸点油条,我这有刚磨的豆浆,随便吃点,咱们就散了吧!”

    裴琰之揉了揉肚子,还真有点饿了,刚才光顾着聊天了,桌上的菜也没吃几口,反倒了便宜了德正社的那些小年轻们。

    于德刚亲自出马,炸油条。

    看着两根油条抱着在油锅里上下的翻滚,于德刚也是兴致颇高,张嘴就唱了起来。

    “油又清来,面又白,扔到锅里它飘了起来,越炸越炸它赛过烧鹅类,好大个的那是油炸鬼啊!”别说,于德刚唱的这个小曲还真是有滋有味的,韵味十足。

    裴琰之在一旁听得也是眼中放光,这种小曲,在当年民国时期的京城是到处都能听到的,尤其是像这种叫卖形式的小曲,每一个走街串巷的小买卖家都要会吆喝两嗓子才行。

    裴琰之忽然想到了当年自己听过的一个小曲,问道,“于师兄,你听过《树荫凉》吗?”

    于德刚炸着油条,想了想,眉头大皱,摇了摇头,说道,“没听过,是什么,京剧吗?”

    裴琰之笑着说道,“不是京剧,就是个小曲,听说当初是根据京城的一件实事改编的!”

    于德刚一听到小曲,就来兴致了,这几年,于德刚开始寻找整理了很多曲艺界快要失传的文本和录音,家里的书房内,一面墙的柜子里,全都是这些东西。

    这几年,于德刚的商演遍布了整个大江南北,到一个地方,于德刚就要去找一些当地的曲艺前辈去取经,求一些真东西,当然有的老艺人非常慷慨,你说要,我就给,能够给后辈留下一些东西,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老艺人藏着掖着,不过也能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吃闭门羹的时候也不少。

    但是于德刚并没有放弃,每次到了一个地方,都会先去拜访当地的相声艺人,然后再去拜会一些曲艺界的前辈,向他们学习取经,默默的为自己喜欢的事业添砖加瓦。

    忽然从裴琰之这里听到了一个自己从来都没有听过的小曲,而且还是京城的小曲,这就太难得了吧!

    于德刚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小曲啊,你怎么会的?你听谁唱过?”

    于德刚有些兴奋的问道,锅里的油条也不管了。

    郭谦一看这,赶紧走过来,把于德刚手里的筷子夺过来,没好气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