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2章 翰林院(第2/3页)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娶丫环的废物,还敢跟你爹要银子?”

    “爹,你想想呗,那可是文散勋哦……”

    出门一趟虽未听成戏,周衍与王珰却都颇为高兴。

    周衍觉得王笑与苏明轩都不在,自己却也办成了一件事,心中极是有成就感。

    虽只是驱散了一些商贾,却也是仅凭自己想出的小办法。

    孝子为了国事劝退了自己的父亲,传出去对京中防疫之事应该会有很大的激励……

    王珰也很高兴,揣着怀里的银票时不时乐出声来。

    周衍不禁问道:“你傻笑什么?”

    “我教训了我爹啊,哈哈哈,从小大到都是他训我,如今我训他,哈哈哈。”

    周衍道:“为了国事不得已而为之。但君臣父子,天地纲常,你怎好如此得意?”

    “但是训爹真的很高兴啊。”

    “是吗?”

    周衍抬着头想了想。

    若是哪天自己也能训一下自己父皇……

    他心中一颤,只觉想都不敢想。

    “是啊。笑哥儿就经常顶撞大伯,老有意思了。”王珰道:“他说一家人就要时常拌嘴,感情才会更好。”

    “哪有这样的歪理?”

    “真的啊,你看,我爹也想被我训,他还给我银钱了。”

    周衍抽了抽嘴,竟不知如何应对……

    两人才回了顺天府,便有人来见。

    一听来人是翰林大学士何良远,周衍颇有些讶异。

    他虽身份尊贵,却也不敢在何良远这样的士林泰斗面前拿大,连忙亲自去迎。

    彼此见过,何良远抚须道:“殿下主持治疫,一应安排井井有条,区区几日间便小有成效,实在难得。”

    周衍受宠若惊,行礼道:“大学士谬赞,愧不敢当。”

    “殿下不必自谦,什刹海畔为民做主、铁面法办宪国公,民间颇有赞誉。”

    周衍连忙摆手,不敢居功。

    他一时竟有些拿不准何良远来的目的,不由问道:“大学士今日此来,是为了?”

    “老夫受陛下之命主持编书一事,此书名《四时录》,为的是……叙述近年各种天灾……并非君王之咎,乃自然之道。”

    周衍道:“此事孤亦有所听闻,大学士辛苦。编好书,父皇必然龙颜大悦。”

    “可是,如今什刹海捞尸一事,编书受到了极大的阻力……”

    “这……何出此言?”

    “什刹海接太液湖,与皇宫一水相连。从中捞出上百具百姓的尸体……翰林院诸多官员认为,此正上天不断降灾祸于楚朝的原因,甚至有人称陛下任由宪国公与皇墙外残害生黎,引起天罚。陛下却不思引咎自省,反而编书洗清。他们说……这等掩过饰非之书,他们不编。”

    周衍猛然站起身,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老夫苦苦相劝,却劝不住这些同僚。”何良远叹息道:“此事既因殿下而起,老夫不得已只好前来救助殿下。”

    “大学士想要孤如何做?”

    “请殿下亲往翰林院,将宪国公一案对诸翰林解释清楚,免得事情闹大了陛下不悦。”

    话既然说到这里,周衍只好点头应下。

    他知道修书一事父皇极是看重,若因为自己让这事出了岔子,那就是大罪。

    如今王笑被关在国子监,苏明轩身上压着重担一直在外奔走。

    周衍身边并无人可以商量,只好独自随何良远到翰林院。

    但见到那帮面色不善的清流之臣,他便隐隐感到有些不妙。

    才应对了几句,他忽然发现:此事竟是一个说不清楚的死结。

    宪国公是被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