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牧州的风俗(第3/4页)  山河相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许是不热衷于开疆拓土,也不热衷去狩猎野兽的关系,很多地方的大型动物都很多。

    帝国有相当一部分的贵族,喜欢养些大点的动物,尤其是猛兽。

    仙水湖很大,但是没有水贼,在这种存在大型水兽的地方当水贼确实是危险一些吧。

    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仙水湖里没有岛屿的存在,这种无法当做藏身地的湖泊,自然是没有水贼光顾。

    到了仙水湖的另外一边后,王兰陵等人歪歪扭扭的经过几条山谷,下到了海边的位置。

    用时,两天。

    闫村是一个制盐的村子,负责晒制海水进行食盐的提纯。

    王兰陵学过对应的技术,盐官属于吏员生能考的小官,王兰陵化学课上做过这题。

    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杂质,可以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镁,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试剂氢氧化钡,通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通过蒸发除去盐酸。

    不过民间也有民间自己的制盐方法,并非是直接晒一晒就有盐粒了,那样和直接加海水也没多少区别。

    吃了那么多年的盐,基本上各个地区都有一套独特但是大同小异的制盐法。

    这个村庄的名字就叫闫村,大部分人都是姓闫。

    王兰陵找到了村官,是一个长胡子,穿着破旧衣服的精壮老人,在老人的身后还有几个老人。

    这些老人的胡子比头发长,头上基本是那种只有指甲长的一层头发,很适合干活。

    头发稍微长一些的,也会自己将头发扎在头顶,变成一个古人的发型。

    除此之外,周围一些青壮和少年人,都是光着脚,穿着松散的裤子。

    他们的衣服都是那种颜色单调的衣服,以白色的补袍和灰色的麻衣为主,只有背着小孩子的胖女人才穿着一件花棉袄。

    不论是风吹日晒的皮肤颜色,还是那只能用乡下人形容的面容长相,都和王兰陵差了一个时代。

    王兰陵说明了来意,“我是山海县的新任县令,此次过来是为了拜访郡守。”

    身材消瘦精壮的闫如海说道:“老头是这里的村长,郡守大人前些年就交代过我们庄子,不许让人从这里去岛上。”

    王兰陵说道:“我非凡人也,乃是朝廷任命的地方长官,又是在通州官校学习过,给圣上写过多封信,你们带我上去,郡守不会说什么的。”

    闫如海看着王兰陵的衣着打扮,一看就是城里人,穿的比岛上的人都要光浑。

    “那行,我让人去岛上问问,他们说行了才可以,不然我们要掉脑袋的。”

    王兰陵点了点头,“这是我写的书信,你带人交给岛上人。”

    王兰陵写了一封履历表,上面记载着王大人的光辉履历,和名片的效果差不多。

    闫如海说道:“好,现在也不早了,估计要明天才有回信,你们先在村子里休息一晚上吧,我们这里也没啥人来,一年到头都遇不到一个客人。”

    这里的盐都是专门的人运去外面,这些村人则是世世代代都在这里干活种地,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可以做。

    晚上的食物是番薯粥和面鱼儿,这里人不喜欢吃海鱼,也不喜欢吃大鱼,更愿意把一种能够和面粉配合的小鱼干当做美食。

    烤鱼是简陋的食物,面粉裹着鱼煮汤是高级食物,油炸的话,就是顶级了。

    除了食物问题外,胡仲的几个手下也在这里播种了……

    王兰陵当然是不好这一口,胡仲和几个手下也没有接受,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队伍里还是有人愿意在这里留下后代的。

    十个人里有四个都笑纳了,毕竟和他们睡的也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