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8章 再见,曾公子(年初一的4千字更新)(第2/4页)  大宋清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捉影的流言,用于取悦上意。甚而黄河之水变清,明明由旱灾与回河之争所致,倒被颠倒黑白,借以粉饰太平。国朝若倡此歪风,诸公以为,就真比那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好多少么?”    “你个小反贼!”    揪着陈东的人一怒之下,“砰”地一拳打在他胸前。    陈东踉跄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仍梗着脖子,毫不示弱望着面前这伙成年人。    “道理说不过,便仗着武力逞凶,如此行径,和被你们一口一个蛮夷的夏人,又有什么分别?”    他话音未落,出拳之人又朝他踹了过去。    姚欢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亦血气上涌,顾不得多虑,上前推开那人,俯身去扶陈东。    边扶边斥骂道:“你们一个个人模人样,歌功颂德起来一套套儿的,但凡有质疑之音,便拳脚相加。我看这孩子说得一点不错,你们和野蛮的侵略者无甚分别!”    她扶起陈东,铁青着脸看向曾纬。    她十分失望。    曾纬眯着眼睛,下颌微抬,将绿油油的官袍大袖背在身后,带着旁观的兴致默然不语,毫无出手阻止的意思。    众人见姚欢一个女流之辈冲上来拉架,定睛一瞧可不就是那朝廷立了牌坊的贞妇。    怎地这婆娘一点大局观是非观都没有,还帮个诋毁朝政的无知小儿说话。    但彼等疑惑间,均想着,与个小孀妇对骂,实在有辱斯文。罢了罢了。    遂嬉笑着散开。    “多谢姚娘子。”陈东一瘸一拐地踮了几步,感激道。    曾纬终于想起来在哪里见过这少年了。    太学……    他念头闪动间,姚欢已经领着陈东,如姐姐领着弟弟,离开人群,往御街方向走。    曾纬胸中又拱起一股火气。    自己喜爱但未得到的女子,数月前还笑吟吟地与他说着情话,如今却总是甩给他一个背影。    放眼汴京城,想做他曾四夫人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只怕要排到金明池去。    而这女子,突然地就与他翻了脸,又冷又倔。    他曾四郎还从没这么窝囊过。    ……    姚欢与陈东走到御街处,陈东因要往南边太学去,遂向姚欢致礼告辞。    他迟疑须臾,嗫嚅着问:“姚娘子你,想来应是最愿见到夏军惨败的人,你难道,也觉得我今日所言,并无不妥?”    姚欢轻吁一口气:“我即使在庆州城时,亦未去亲临宋夏战场,我不晓得两军的大战究竟因何而起,是否每次缘由不同。我住在这开封城里,亦不过是个升斗小民,我不晓得朝堂之策究竟为何而作,是否每次目的不同。所以,我不知你今日所言的道理,是妥,还是不妥。但在我想来,无人有权,在你发表见解乃至据理力争时,一巴掌扇过来,让你闭嘴。”    少年陈东抬起明亮的眼睛:“是呀,我也作这般思量。世事本就纷繁复杂,我说我所知,你说你所知,他若反对,自可再将他所知和盘托出,大伙儿坦诚无讳,畅所欲言,各自举证,岂非才能达至求真求善的境界?”    姚欢无奈地笑了。    孩子,你还太年轻,还未被现实毒打过。    转瞬又意识到,他是陈东,多年后,就在这同一片土地上,他已年过不惑,已被现实毒打过,仍然带领一众太学生,于宣和七年、靖康之耻尚未发生之际,慨然上书朝廷,请诛蔡京等六位权臣。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可为五斗米折腰,有的人,一辈子都爱惜自己的羽毛。    就像救过自己两次的曾四郎,如今初登天子堂的曾御史,他或许不明白,女子和女子也是不一样的。    不是每个女子,都任凭你不由分说地控制她的身体与思想。    就算你救过那女子的性命,还恰巧英俊无双、荣登庙堂,也不行。    姚欢与陈东分别后,继续往西北角走。    她去的是曾府。    门仆认得她,忙要引她进去。    姚欢却驻足,问道:“魏夫人今日可在府中?”    “回姚娘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