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七章 子孙福泽(第2/2页)  大明第一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emsp; 朱元璋的脸色愈发冷漠,但还是示意毛骧继续说出实情,朱标则是在一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先义惠侯也就是刘继祖,也就是那个送给朱元璋一块地安葬父母的人,只可惜老朱还没称王的时候此人就死了。

      说起来朱标跟他长子颇为熟悉,开国前后朱标都亲自去过凤阳老家祭祖,自然少不得跟这个朱家的恩人之后打交道。

      当年开国后广封群臣之时李善长就建议追封刘继祖,以表示皇家不忘旧恩,朱元璋想着左右王爵都册封了也不差刘继祖一个,何况老朱也是真的感激他,越是一无所有之时的点滴之恩,越是刻苦铭心。

      朱元璋还特意命胡惟庸去凤阳宣读圣旨诰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词略云: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赠以侯……”

      刘家也自此风光了起来,怎么也是开国侯爵了,刘继祖的义惠侯之爵自然是由其长子刘英继承,说来也有缘份,朱元璋离开家乡不久,凤阳依旧是天灾横行,连颇为富裕的刘家也挺不住了,刘继祖老夫妻双双病死,其子孙也是流落各地。

      几年后长子刘秀竟然好巧不巧的投奔到了当时正在招兵买马的朱元璋麾下,不久双方就弄清楚了缘份,朱元璋为报恩情也不让刘秀参加打仗,生怕断了恩人的血脉,就留他做了自己的亲卫,因为其父刘继祖字大秀,朱元璋给刘秀改名刘英。

      朱标觉得老朱也是担心刘秀太秀,若是弄出个大陨石可如何是好,天命之子的名字可不是谁都能用的,之后也不用多说,刘英本就是个平庸之人,也没有什么志向安安稳稳的混了下午。

      朱元璋大势初成之后就打发刘英回凤阳老家修筑皇陵,并作为守陵官享受朝廷俸禄,之后给更是顺利成章的继承了死去老爹留下的馈赠,成为二代义惠侯,刘家又风光了起来。

      之后刘家那些没死的子弟自然听说了,分分寻回了老家,其中就包括刘英的亲弟弟刘春,不过这刘春什么时候混到县令的朱标就不清楚了。

      说起此事朱标莫名的想要给自己儿子起名叫朱秀了,不知为何。自汉光武之后,秀这名字就仿佛开了光,天生就能享福的节奏,刘英什么都没干,莫名其妙就成了侯爵。

      这时候毛骧的话也讲完了,刘英这个弟弟,不知从何谋了个县令的职位,在县内活脱脱的就是百里王,强抢民女欺压商贾苛征杂税什么的无恶不作,光明面上该死的人也有几十个了。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