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 你对戏曲了解多少?(第1/3页)  文娱幕后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一周的时间,林宝带着爷爷在逛了魔都的大大小小的景点。

    很快,到了周三。

    一早,两人坐地铁来到魔都大剧院门口,排队入场的观众挺多,一直排了快半个小时,两个人才进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林宝环视四周一圈,发现,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周围都是老爷爷老奶奶。

    相反,倒是有不少的年轻人。

    不过,基本上大部分看形态举止,都是有戏曲的底子。

    应该都是戏曲行业的学生过来观摩学习。

    实际上,也幸好现在有着各种各样的对于传统艺术的扶持制度,还有着一些戏曲大学,甚至是戏曲职业学校的存在,这一门优秀的传统艺术,算是能够勉强地保存下来。

    旁边坐着的爷爷,则是翻看着之前入场的时候,工作人员递给他的节目单。

    戏曲协会每年年中都会有一段巡演期,请全国优秀的戏曲表演者,到各个城市进行表演宣传。

    魔都剧院这几天的表演,自然都是高手云集。

    特别是今天,有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会上台表演。

    节目上,每一个上台表演的老艺术家的后面,都是有些会长,副会长,教授等等头衔,重量级的嘉宾。

    “柳覃山今天最后一个上台,唱《朝阳沟》的选段……苏建中上午十一点多,唱《狸猫换太子》……”

    爷爷基本上都是关注豫剧的名演员。

    实际上,林宝老家最流行的是蒲剧。

    豫剧源自邻省,是全国最大的戏种,遍及全国,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然,是当年。

    爷爷自己,各种戏都听,最爱的,也是年轻时候最常听的,豫剧。

    甚至,因为和邻省毗邻,林宝老家甚至也有豫剧团。

    “柳覃山当年就在咱们市的豫剧团,名角,请一场几万块,那个年代,几万块,你想想,一般人家里有事,肯定都请不起。有一年,咱们邻村集体出钱请他过去唱了一场,十里八乡,都挤过去看了。”

    爷爷小声地聊着,“不知道你还记得吗,那一次,我带你过去看的。”

    林宝想了想,没有什么记忆,摇摇头。

    “那个时候你才四五岁吧,剃了个光头,哈哈。我骑自行车带你过去的。你个子小,挤不进去,我就坐到自行车上,把你举到头是,呕心沥血之作……”

    “爷爷,你觉得,你听《霸王别姬》,听得是什么?”

    林宝忽然问道。

    “听吗?听得是这些戏曲选段,或者是里面的故事?”

    爷爷扭过头,有些没太明白他想要问什么。

    林宝点点头,没有再继续问。

    实际上,戏曲之于老一辈人,就像是歌曲之于年轻人一样。

    听得是什么?

    是一种记忆,或者是一种经历。

    没有那样的记忆和经历,自然就欣赏不了这一种艺术。

    上午的表演,有京剧,豫剧,秦腔,下午有老家的蒲剧,最后压轴出场的,是众多名家里面,年龄最长的柳覃山。

    快九十岁的老先生,一出台,现场所有人都起身鼓掌。

    然后所有人都是站着,听坐着的老先生唱了一分钟不到的经典豫剧《朝阳沟》里面的选段。

    旁边的爷爷,听着那熟悉的音色,有力的声段,眼中全是怀念之色。

    唱完之后,应主持人的要求,老先生在台上总结发言:

    “最近呐,网络上,因为一些戏曲创新,或者说是所谓的戏曲出圈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我,包括戏曲协会里的很多同行,都表示很担忧。但是,今天,这一整天的十几场表演下来,再加上台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