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先发制人(第1/2页)  南唐节度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原点了点头,沉声道:“是的,我本以为击退了宁国军,情况会有所变化!”

    俞逊摇头道:“一场小胜仗是很难影响这种状况的,要想让他们彻底改变想法,就要打一场大胜仗,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大胜仗!”

    陆原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果决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俗话说先下手为强,既然吴越国已经主意打到我们头上,再怎么退让也没用,你的睦州攻略我同意了,而且会全力支持你,放手去干吧!”

    “多谢节帅,属下定不辱使命,不过属下希望节帅能给属下一件东西。”俞逊微笑道,并没有显得过于兴奋。

    “什么东西?”陆原问。

    “火药!”

    陆原微微一笑,手下将领认识到火药的作用,对他来说是好事,他笑道:“行,你要多少,尽管去取。”说着给俞逊写了张调取火药的纸条。

    握着陆原给的提取证明,俞逊离开节度使衙门,去水寨带了一营士兵和几辆马车,向兵工坊而去。

    他早就听说为了供兵工坊研究,陆节帅向兵工坊拨了大笔资金,在徽安府郊外建立了一个火药坊,专门用来生产火药。

    生产火药需要硫磺和硝石,为了弄到大量硝石,官府还专门在民间收购硝石。

    俞逊原先对火药并不了解,也没有多少兴趣,然而他偶然一次去兵工坊时,看到大量火药爆炸后的威力后,他脑海中划过一道灵光,从此对火药感兴趣起来。

    为了了解硝石的来源,他还特意去了解调查过,知道厕所、猪圈和马厩的墙角会有硝土,将其放在桶内,过滤后可得硝石结晶。

    他这次去兵工坊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火药,而且是全部的火药!

    有了陆原的许可,尽管兵工坊的人不乐意,还是将库存的火药都给了他,俞逊带着这批火药心满意足的向水寨返回。

    水寨是按照他的要求设计的,大船在外,围成城郭,小船在内,连成通路,士兵平日起居睡觉皆在水上,长此以往,水性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到了寨中,萧十郎迎了上来,问:“将军,节帅找你过去何事?”

    俞逊微微一笑道:“让弟兄们做好准备,按照之前定好的计划,开始吧。”

    “将军,您的意思是节帅答应攻打睦州了?”

    “别问那么多,传令去吧。”

    “是。”

    睦州。

    距离陆原人口攻略已经过去大半年,原睦州刺史早已被撤职,新任的睦州刺史叫方英,在他的治理下,睦州开始休养生息。

    唐国和吴越国因为有着一条长长的边境线,所以边境处都驻扎着边军,歙州与睦州也是如此。

    后来经过宁国候之乱,歙州变为徽安府,宁国军不再防守边境,吴越国便把原本睦州的边军调到宣州边境,准备找机会对唐国下手。

    所以此时睦州只有五千府兵,这也是俞逊提议攻打睦州的根本原因,而且睦州与徽安府水路相通,若能攻取,可以互相补给,防止别人围城。

    这便如同围棋一样,只要有两个活口,便再难围死了。

    对俞逊来说,打下睦州城易如反掌,但要想对付随后而来的衣锦军,却需要好好谋算。

    他行军速度极快,如今已带领着水军通过新安江,进入了睦州境内,走水道进军,就算是夜晚行军,也很难瞒过别人,俞逊知道睦州刺史已经知道自己越境的事了。

    对方的反应不外乎两种,要么是带兵而来,攻打自己,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更大的可能是派一名使者过来询问,并且要求自己立刻离境。

    果不其然,大军在水中行驶了没多久,一条小船靠近,一名自称是睦州刺史府的文吏求见,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