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九章 你们不会是在唱双簧吧(第2/3页)  何日请长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在这个时候直接把问题挑出来,其实很大程度是说给秦仲年听的。她希望唐子风能够在秦仲年前面说出一个合理的道理,至少先把秦仲年这一关混过去。

    听到肖文珺的问话,唐子风呵呵一笑,用手指了指秦仲年,说道:“秦总工,你替我解释一下吧。你看,我这样给大河公司让利,肖教授都看不过去了。我如果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晚上回家没准就要跪键盘了。”

    “不会吧?我觉得文珺挺讲道理的嘛。”秦仲年说道。

    “什么意思,秦叔叔,你们……不会是在唱双簧吧?”肖文珺有些后知后觉地问道。

    秦仲年瞪了唐子风一眼,说道:“这不都是子风的馊主意吗,让我配合他骗人。小苏、小宁他们两个,现在没准还在感谢子风呢,他们可不知道,子风早就把他们给算计进去了。”

    “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子风刚才和苏化草签的那个协议,对大河公司没啥损失,倒是咱们临机集团吃亏了。”肖文珺说。

    秦仲年说:“咱们也没吃亏。照子风的说法,只是没有多占便宜罢了。其实我说研制这样一套设备需要花三五个亿,也是为了诈他们,实际上哪用得了这么多钱。”

    “三五个亿的确是有些高估了,但要从头开始研制,一两个亿的投入还是有可能需要的。我看了一下他们的需要,这种多工位同时加工的设备,技术难度不小呢。”肖文珺说。

    秦仲年说:“你说的是从头开始研制,如果我们已经有一些基础,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修改,投入就没那么大了。”

    “您是说,临机有这方面的基础?我怎么不知道?”肖文珺诧异地说。

    她这样说也并不奇怪。肖文珺至今仍然是苍龙研究院的兼职专家。临机集团的许多新产品开发,都会邀请肖文珺参加研讨,所以她对临机集团的产品线是比较熟悉的。在她印象中,临机集团并没有能够满足大河无人机生产要求的设备,许多技术是需要从头开始设计的。

    秦仲年说:“这一段你参与临机的事情比较少,所以这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小唐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就是开发汽车制造的专用机床,集团拿出了五个亿来做这件事,目前还是刚刚开始,没太多成果,也没来得及请你参加。”

    “这件事我倒是听子风说过一句,不过,他可没说要拿出五个亿来做。五个亿……,这可是一个大工程了!”肖文珺很是感慨。

    “五个亿只是第一期投入吧,未来还要追加,十亿、二十亿,都有可能的。”唐子风轻描淡写地说。

    “你牛!”肖文珺呛了一句,不过内心也承认唐子风有吹牛的资格。相比其他企业,临机集团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确是非常慷慨的。

    高额的研发投入带来了产品的升级,而产品的升级又让临机集团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从而能够支撑起这样的研发,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其他一些企业的领导也有这样的意识,但却缺乏唐子风这样的魄力,尤其是不敢觑觎国际市场,只敢在国内这一亩三分地上扑腾,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大的手笔了。

    “秦叔叔的意思是说,你们搞的汽车机床,和苏化他们想要的无人机机床有共通之处,你们可以把汽车机床上的技术迁移过去?”

    以肖文珺的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了秦仲年说这些话的目的。

    按行业划分,汽车行业是机床行业最大的客户,没有之一。早些年,中国的汽车行业相对比较落后,全国汽车年产量不过是几十万台,产能分布在数十家汽车厂,最大的企业年产也不到10万台,所以汽车专用机床的概念并不突出。许多汽车企业都是使用通用机床来加工汽车零配件,正如大河公司用通用机床加工无人机配件一样。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迎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