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个人内里很少表露出来的东西。
“唉,”秦桧举着酒杯,不知怎么地突然就叹气起来。
“相公因何叹气?”萧振似有默契地顺势一问。
“不瞒德起,”秦桧苦恼地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道:“我秦桧蒙陛下看重,位列冢宰,桧无以回报,只当尽心竭力忠于王事,怎奈朝中物议汹汹,桧惶恐啊。”
萧振脑中一转,并没有急着接话,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继续认真地倾听秦桧诉苦。
秦桧瞥了一眼萧振,见他脸上露出专注和关切的神情,就继续说道:“桧欲助陛下迎回梓宫和太后,乃出自拳拳忠君之心,可叹不单单朝中的言官们不理解,连赵相公和刘参政他们也不理解我,唉。”
话说到这个份上,秦桧算是给萧振交了底,萧振哪有不明白秦桧的用意,心想:我说他堂堂宰相怎么屈尊请我吃酒呢,原来是找马前卒,看来自己猫在宗正寺没有瞎掺和还是对的。
“相公不计个人得失,公忠体国,德起十分钦佩,议和息兵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唉,可惜萧振乃区区一宗正少卿,无法为相公分忧啊。”
见萧振表明了态度,秦桧脸上露出了笑容,拿起酒注又给萧振添了酒,说道:“不说国事来,来,今日我俩难得一聚,再多饮几杯,哈哈。”
……
在和秦桧“相见恨晚”后的第三日,任命正式下达,萧振改任侍御史,虽然品级和宗正少卿差不多,却一下子从犄角旮旯蹿到了皇帝的身边,成为要害部门的厉害角色。
赵构对秦桧推荐萧振入台的目的和目标门清的很,他和秦桧其实是心照不宣,既然要达成议和,那挡在路上的人不管是谁,都要一脚踢开。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讲的是有没有利用价值,而不是人情。
萧振没有让秦桧失望,或者说没有让赵构失望。
刚一入台,就以最猛烈的炮火轰向了参知政事刘大中。
言官弹劾是门技术活,套路很深,不仅要先看清楚形势,还要掌握风向、拿捏分寸、觑准时机,这要求和现代狙击手差不多。
但不管怎样,弹劾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有实锤的,一种是没有实锤的。
有实锤的,相对简单,有什么罪名说什么罪名,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言官纠弹后都交给法司查处。
没有实锤的就比较复杂。
虽然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臆断猜测,要说的跟真的似的,就必须有个限度。
文官没实锤的罪名以结党营私封顶,武将没实锤的罪名以拥兵自重封顶。
萧振弹劾刘大中的罪名就用了封顶线,说他在朝中结党。
当时朝中大臣关注的焦点都在议和这件事情上,结果萧振如此突兀的弹章一公布,就引起了骚动和猜测,敏感的人意识到朝中又要起妖风了。
刘大中是三月份由礼部尚书擢为参知政事的,是左相赵鼎的左膀右臂,萧振直接把毛头对准了刘大中,而且弹劾他结党,其目的不言而喻。
最妙的是尽管众人都知道这种弹劾是捕风捉影无事生非,但被弹劾的人也会按惯例上书求去,以自证清白。
刘大中也不例外,上书求去,赵构同志大笔一挥画了个圈圈,就同意了。
奶奶的,连个象征性的挽留都没有。
不是啊,朕怕一象征,你还真就留下了。
刘大中被罢免,最难受的还是赵鼎。
萧振的宗正少卿,还是赵鼎在提点两浙西路刑狱任上推荐的。
当日秦桧推荐萧振入台,赵鼎就隐隐觉得这是冲自己来的,可没想到的暴风雨来得这么快这么急。
赵鼎素来不主张议和,只不过碍于赵构的关系没有公然反对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