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7章 阿姐(第2/5页)  大唐扫把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起来,很是轻蔑,“谁记录的?”

    你沙雕的模样让人不屑,贾平安淡淡的道:“新学的前辈们。他们从先秦开始就在记录这些东西,记录每年的气温雨水变化。那些前辈们的足迹遍及天下,他们一直在收集这些消息,一一记录了下来。”

    “当大唐的北方不再是粮仓之后,大唐将何去何从?别忘了黄巾之乱!”

    最后一句太恶毒了,让李义府把想说的话都憋了回去。

    黄巾之乱就是天灾,但也有人祸。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中原长久的灾情。

    “这是粮食的问题。”

    贾平安真心不想指望这群宰相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那就勉为其难的自己来。

    “另一个便是钱荒,大唐缺铜,以至于要用帛、香料、茶叶、盐铁、糖,甚至是粮食来充当货币。”

    “大唐钱荒,导致经济混乱,首要是粮价不能保证。虽说如今年年丰收,可丰收也不能两钱一斗米?那不是谷贱伤农,而是杀农!”

    两钱一斗米,还种个鸡儿的田啊!

    种田亏本!

    “陛下,臣想的更多一些,若是钱荒蔓延下去……权贵人家喜欢窖藏铜钱,以至于许多钱投放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钱荒只会愈演愈烈。如何养兵?”

    养兵需要大把银钱,可大唐缺钱如此,如何养兵?虽说府兵制的衰败原因不少,比如说土地兼并,但缺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到时候只能让各地自家养兵,可那是大唐的兵……还是那些人的兵?”这是贾平安的杀手锏,一旦使出来,别人不重视,李治却坐不住了。

    藩镇割据……这话恍如一记炸雷,炸的殿内的君臣外焦里嫩。

    “你这是危言耸听!”

    李义府喷道:“钱荒便钱荒,荒了多少年了,也未曾见大唐崩溃。至于你说的养兵,府兵自备干粮,朝中压根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养着数十万大军。”

    李治看了李义府一眼,目光幽幽。然后阴着脸问道:“你说的钱荒,如何来解决?”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钱荒的危害。每一年他看着各地的奏疏都在头痛,想着如何去多弄些钱来。但大唐缺铜,缺金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一,收商税,鼓励商贾。其二寻矿。”

    “哪来的矿?这么些年早就寻了无数次,可从未寻到过大矿。”

    长孙无忌收起了小觑。刚才贾平安的一番话虽然有些离奇,但里面却有些让他为之悚然一惊的东西,比如说钱荒之后如何养兵的问题。

    他深深的看了贾平安一眼。贾平安为兵部侍郎,他本是不同意的,觉得这是沐猴而冠。一个年轻人怎么能任职高官?他甚至还私下和李治沟通过,只是李治坚持己见。但今日一看,此人虽然做官不靠谱,经常跑路,这份眼光和见识却颇为敏锐。

    当年二郎就提过钱荒之事,不过因为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搁置。先帝当时还说过,钱荒延续下去,迟早有一天会成为大问题。

    以后的大唐就深受其害。武宗灭佛不但获取了大量的土地,更是收了许多钱财和金属,随后就有了两朝盛世。

    李治心中一动,“可是辽东那边?”

    贾平安最近也就去过辽东,若是那边有矿……

    看看那些宰相们如饥似渴的目光,大唐缺铜久矣!若是有谁能寻到大铜矿……

    贾平安心中暗乐,“陛下,臣此次在鸭绿水对岸发现了了铜矿。”

    “果真?”

    长孙无忌目光锐利,须发贲张,“若是真的,高丽当灭!泉盖苏文……当诛!”

    当然是真的,后世亚洲的第二大铜矿就在鸭绿水的对面。后世他在江对岸看过,说是亚洲第二大的铜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