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10章 家有一老(第2/2页)  少帝成长计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刘弘犯蠢,不对付的人当然会乐见其成;即便是刘弘地班底,也会碍于刘弘地颜面而不敢明说。

    汉室数千万人中,唯王陵一人,能凭借其‘帝师’的身份,旁敲侧击提这么一句‘此事应该可能也许不是很好’。

    在这个没有信息网络的时代,中央政策,从来不可能被官员百分百执行!

    即便是朝堂三读通过,百官无一反对的政策,出了函谷关能被执行七成,就足以让刘弘屁颠颠跑到高庙,对刘邦的衣冠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了!

    若非如此,后世的王安石变法,也不会成为压倒北宋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正成熟的掌权者,在颁布一份政策的时候,不单单要考虑这个政策所带来的利弊;反而应该首先考虑到:这个政策在官员手里,能玩出什么花样!

    王安石变法,难道不够好?

    事实恰恰相反,王安石变法的本意,其实十分先进!

    青苗法提出,农闲时分,百姓青黄不接,无以为继的时候,可以从官府借贷款、粮,来应付生活;半年收利息二到三分,分别在夏、秋与农税一同归还即可。

    保马法更是直指军队骑兵奇缺的问题,提出鼓励百姓养马,由官府租马与百姓,按月交‘租息即可’。

    如果执行得当,王安石变法中,光是这两部分,都足以扭转北宋积贫累弱的局面;甚至有朝一日提兵北上,恢复秦皇汉武时的荣光也未可知!

    可如此先进、合理的王安石变法,最终反而让北宋最后一丝气数被葬送,北虏入关,神州大陆遍地胡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呢?

    答案就是:王安石只考虑了政策的优劣,却并没有考虑到:自己苦思冥想而出的救国之策,究竟会被负责执行的官吏演魔改成什么样子!

    ——青苗法发行,原本寄希望于活不下去的百姓卖儿卖女、卖田卖宅,从而获得奴隶、田地的地方豪强如丧考妣,旋即与地方官府狼狈为奸,将青苗法的自愿原则魔改成了强制摊派:每年农闲,农民必须从官府借贷!

    这使得原本不用借贷、借粮,还有脱离贫困线可能的百姓碍于官府威权,不得不从官府‘借’回银钱、粮食,放在家里吃半年灰,甚至花费不小的储存成本,然后在半年之后加上利息,原封不动还给官府。

    保马法自也逃不过强制摊牌——地方官府不止强制要求百姓从官府借马,还必须按照指标,每年还官府租息。

    比如说:马养了两年,生个马驹应该的吧?

    什么?

    没生?

    肯定是尔等刁民私藏了,每两年送一匹马驹到官府!

    就这样,原本出于改善百姓生活而设立的青苗法,以及为了增加战马养殖量的保马法,彻底压死了本就疲惫不堪的北宋百姓。

    毫无意外,王安石变法废黜几十年后,北宋便宣告灭亡——即便金兵未曾攻破北宋都城,活不下的底层百姓,也早晚会揭竿而起,推翻‘暴宋’。

    ·

    ·

    ·

    ps:感谢书友:和硕理密亲王的20000点币打赏,特此加更一章,再次感谢。

    不出意外,本书将于十月九号中午12:00上架,暴更十更酬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届时希望大家可以捧个场,佐吏谨谢之(手动拱手作揖)。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