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三分考卷,三种答案(第1/3页)  建造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娄师德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他确信自己完全不认识面前这个贤明远播的大唐亲王,不了解他为何对自己如此器重。
    不过从他拒绝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直接驶船南下,亦可看出这个吴王是个有远见的人,在他麾下干事,也不会亏了自己。
    如果今天这个吴王懵里懵懂,接受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那自己才要好好考虑后路。
    跟着一个完全不知深浅进退的上司,还是大权在握的国之亲王,那太危险了。
    娄师德生性宽厚,最大的优点是心宽持重,最大的缺点是过于心宽持重。心宽持重的都没有脾气了。
    李元瑷还不了解娄师德,不知他心底所想。
    但扬州都督的位子是他亲自辞让的,哪里不晓得轻重?
    扬州虽然位于江北,却是江南军区核心地。
    别看李元瑷手握苏州c湖州c杭州三州兵权,但兵力加起来不过扬州兵马的四分之一。
    苏州c湖州c杭州三州兵权不过是护卫州郡之兵,而扬州兵马却是朝廷掌控江南的军区总部。
    不是一个概念的。
    如果李元瑷掌控江南东道十六州的行政大权,另外有身怀扬州的军镇之权,那他就是江南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了。
    不说亲王待遇,即便是李世民的儿子都远没有这种权利。
    故而李元瑷知道即便自己不自辞,李世民也会找借口将他的扬州都督改为苏州都督的,主动提出来,百利无一害。
    而且不只是如此,李世民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就算再怎么相信自己,也会留一手防范未然。
    如他这样的雄主是不可能为亲情所左右的。
    华夏历朝皇帝,除了唐玄宗干得出来这种无脑放权的事情,其他皇帝都会有所保留。
    扬州都督府都尉王文度十有八九就是李世民留的后手。
    李元瑷哪里会蠢到跟王文度c古神感这两位手握扬州以及大唐水军军权的将军一同饮酒赴宴?
    这点轻重,李元瑷还是很清楚的。
    身居高位,最忌讳的就是不知轻重。
    “在南下之前,我给了上官仪c刘仁轨c狄知逊一个任务,我将从尚书省关于江南近年来的档案记录给了他们,让他们拟定治理江南的方案以及心得意见,抵达苏州的时候上缴于我。现在一样,你也去副船跟他们聊一聊,看一看尚书省的档案。时间有些吃紧,我也不要求你在抵达苏州之前上交。什么时候写好,什么时候给我吧。不过你一直在江都为官,离江南只有一江之隔,对于江南的了解应该更加透彻,期待你的意见。”
    李元瑷笑着也给娄师德布置了相同的任务。
    娄师德心知肚明,这意见看法将会是决定自己地位的高低的介绍函,肃然去了。
    娄师德老成持重,却也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宰相才。
    面对这种情况,亦不会自甘落后,匆匆去了。
    他们一行横渡了长江,驶入了江南运河。
    这一进入江南运河,李元瑷就觉得江南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由要严重。
    运河的两岸空旷无垠,几乎没有什么人踪人迹。
    江南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江南地广人稀,这运河两岸因有水患之危,反而没人耕种,以至于冷清清的。
    这江南运河最初由吴王夫差开凿的古故水道,后三国孙吴政权为了沟通南京和太湖平原而开凿江南运河,以后历朝历代又不断加强,直至隋唐时期,形成了现在北起镇扬,经丹阳c常州c无锡c苏州c吴江c嘉兴c桐乡到杭州,这一条运河航道。
    在即将抵达苏州的时候,上官仪c刘仁轨c狄知逊一并送上了自己的心得与方案。
    李元瑷满心期待的选择了先看刘仁轨的心得方案。
    刘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