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讨要人才(第1/2页)  建造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治骤听此消息,精神为之一振,忙道:“快请他们入内。”
    李世民给他安排了很多后手,不只是长孙无忌,还有李绩c于志宁c张行成c高季辅这些左右臂膀。
    但是别人给的终究不如自己人可靠,哪怕对方是李绩这样的大才。
    李元瑷是第一个自己人,他们的关系有目共睹。
    李元瑷在江南干的越出色,他手中的政治资本越足。
    这也是他不溃余力的支持李元瑷改革江南的缘由之一。
    江南疲敝已久,那个烂摊子,没有人敢接手。
    李元瑷是唯一一个有勇气接此大任的,而且干得非常不错。
    在没有损害江南粮仓的情况下,凭借棉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棉花带动江南的经济,令得江南的丝绸c茶油c茶叶等特殊商品跟着复苏。
    后来利用干陁利国的内乱开海成功,泉州港口短短年余内就与南边诸多岛国展开贸易往来。根据户部估计,要不了两年泉州就能扭转财政赤字,转亏为盈。
    这还是在没有开通与大食c拂菻c萨珊等西方大国正式往来的情况下。
    如果一切顺利,正式打通东西海上贸易,获利更大。
    江南东道的经济已经由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早已没有了疲敝之态,取而代之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至关重要的是以往某地要想发展,须得士绅支持,朝廷拨款才能面面俱到,一举功成。
    而江南变革全靠自我生产的经济刺激,非但无需朝廷拨款,反而上缴了高额税赋之后,利用地方官府的余利自产自用。
    尽管第一桶金赚的不够正大光明,可苦主是百济c倭国c靺鞨,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江南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一个由李元瑷一手缔造的奇迹。
    满朝文武无人不服,商鞅c管仲c诸葛亮莫如是也。
    如此政绩,将会是李元瑷未来在庙堂立足的最大资本,也是与长孙无忌对抗的底蕴所在。
    李治心底终究对长孙无忌不放心的。
    “见过太子!”
    李元瑷c徐珑抱拳问好。
    李治脸上挤出一抹笑容道:“十六叔,十六婶,快快免礼,一路辛苦了。都是自家人,无需客气。”
    李治上前扶起李元瑷。
    李元瑷看着面前的青年,似乎除了嘴角长出点点胡须,并没有多少变化。
    二十二的李治看起来依旧如为行冠礼前时的稚嫩,原来还有一点少年老成的感觉,但自从继任太子以后,那种感觉一点点消失了。从外表来看,李治没有继承自己父亲的英武,反而给人一种邻家小弟弟的感觉,一点也不像是这世界最强帝国的王储。
    李元瑷却很清楚面前这个“邻家小弟弟”心思城府有多深。
    “皇兄还好吗?”
    他问了一句。
    李治微微摇了摇头,道:“太医已经尽力,父皇好不容易睡着,就不打扰他。我们在这里等着吧,十六婶可以去立政殿看看小兕子。父皇这一病倒,她旧病也跟着犯了。知道你们回来,她应该会开心些。”
    李元瑷脸色骤变,小兕子的旧病是哮喘,真犯起来,那是要人命的。
    李治忙道:“无妨,小兕子近年来调理的很好,多次说着要去江南。除了每次说到要给她找驸马,她装出几次犯病的样子,也就此次父皇病倒急得真发病了,并不严重。长乐姊姊也一直在宫里陪着”
    李元瑷心底担忧,却也知晓轻重,让徐珑去立政殿了,自己跟着李治一并在殿外等着。
    气氛很是压抑,两人阔别多年,本因有很多话说。
    可在这当头,实在无从说起。
    “这一次,父皇是真的撑不过去了!”
    李治在徐珑走后好一会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