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神探天赋(第1/2页)  建造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李元瑷抵洛阳拜相之后,洛阳的庙堂就散发着一股诡异的气息。
    能在庙堂上混迹到一定地位的,未必全都是干吏能人,但不是个人精,就是各种二代。
    庙堂的人情世故远胜江湖,不会做人,哪怕占据高位,也待不长久。而各种二代或许存在虎父犬子,却也有父辈蒙荫,有人告诫分析局势。
    君权与相权的争斗,那就是神仙打架,不是四五品黄豆大小的官吏能够掺合的,即便是三品大员,很多时候亦不过是弃子。
    在这种局势下,庙堂可谓风声鹤唳。
    李元瑷大肆鼓动躬耕亲蚕与李治之前意图废后的思量混在一处,用意瞒不过有心人,天天在家里烧着高香,免得殃及池鱼,怀着忐忑之心,等着有亲蚕礼的到来。
    谁也料不到这还未到亲蚕礼,风光无限的中书令柳奭,当今皇后的亲舅舅,自己上书,请求辞去宰相职务。
    李治理所当然的接受了,然后任命他为蒲州刺史,调离京城外放为官。
    基于柳奭的主动,李治并没有为难于他,而是将之调回老家当任地方官,大有衣锦还乡的意思。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李治不想让长孙无忌太过难堪。
    柳奭终究是长孙无忌的盟友,真闹得长孙无忌出面强保,难堪的将会是李治。
    身为辅政大臣的长孙无忌完全有能力以臣压君。
    故而李治心底难免有些忐忑,李元瑷也慎重的等待长孙无忌的反应,表面上装作无动于衷,心底着实有些不安。
    没有人比他更加在意长孙无忌的反应。
    李治早已做好了跟自己这位舅舅死磕的打算。
    李元瑷却是不然,李世民的临终遗言犹在耳旁。
    平心而论,身为后世人,他并没有为李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想法,但李世民这个冒牌哥哥待他确实不错。
    就算站在老板与员工的层次裳来说,李世民也算得上是一位好老板。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自己能够过得这般惬意,跟他的纵容支持密不可分。
    对于他的托付,李元瑷不敢忘却。
    力所能及之内,对于长孙无忌能保则保。
    但以李元瑷对于李治的了解,自己这位腹黑的侄儿可不会顾念什么叔侄情意,真要动起刀子不会逊色他父亲,只是擅于伪装而已。
    不然真以为不能干政的武皇后能够对付的了长孙无忌?
    要知道历史上武皇后在李治活着的时候,哪怕是李治眼疾加重,药石无效,看不清奏章,需要帮他念奏章时期,初步涉入政权的时候,也对付不了自己情敌王皇后的弟弟王方翼。小小的将军都摆不平,拿什么搞定辅政大臣长孙无忌?
    真当电视上演的,武皇后敢跟李治甩脸色?
    她真要有这个胆,也不会毒杀自己的亲侄女,顶着皇后不孝的罪名,下个诏书,向天下人宣布自己的母亲跟自己的亲侄儿乱纲常了。
    武皇后能够怂恿许敬宗c袁公瑜弄死长孙无忌,那是李治默许的。
    只是李治不愿意背这个黑锅而已,扶持无权势无地位无身份的武皇后,不就是用来干这个的?
    长孙无忌态度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李治真的铁了心要杀长孙无忌,李元瑷也没办法,他可没有高尚到用自己的命去保长孙无忌。
    李元瑷的坦然瞒过了刘仁轨c上官仪c娄师德等心腹,却让狄仁杰瞧出来了。
    这位二十出头的少年郎说道:“其实殿下不用过于担心长孙太尉,仁杰观长孙太尉为人,他是天底下最懂进退之人,不会贸然将自己陷入死地的。”
    李元瑷讶异的瞧着狄仁杰,这家伙当真是妖孽级别的人物,尽管他现在还不是那个在经历大起大落,一心复唐却能在武则天这样擅于玩弄权谋的女帝手下长袖善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