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9章 突袭平滦(第2/3页)  1255再铸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蒙军大部队过来拦截,两艘河级和三艘运输船就这么长驱直入,置沿途的乐亭县不顾,直接朝着北边被围困的滦州治所义丰县行去。

    ……

    2月10日,惊蛰第2日,滦州州治义丰城。

    “轰……轰!”

    “哈,昨天惊蛰,怎么今天才打雷”

    “打雷好啊,早点下雨,收了兵仗,咱们也好歇息一天。”

    义丰城头,两个守军听到远处的雷声,忍不住交谈了起来。

    他俩也是倒霉,本来城门兵当得好好的,突然莫名其妙就被李总管的亲兵征了过去,发了弓箭上墙守城。等“敌人”打过来一看,我的妈呀,这不也是自己人吗,怎么打过来了,难道是有人造反?哪家的兵这么大胆,不知道周遭团团都是强军,等他们收到消息赶过来,还不是立刻土崩瓦解?

    所以一开始,他们守城还算卖力,还拿到了不少赏钱。结果守了几天,城下的“叛军”不但没散去,反而越来越多,最后把整个城都围住了。

    这造反的怎么这么多?等等……真是他们造反吗?

    被围了一阵子之后,就连他们这些底层士兵也察觉出不对味来,渐渐出工不出力。如果没有什么异变,这座城池失守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功夫了。

    不过,今天不知道怎么就真的出现了异变,居然晴天打雷了。

    一人听着听着,突然发出了疑问:“欸……怎么这声音有点不对,真是打雷吗?”

    另一人也察觉出了不对:“是啊,哪有这么密的雷?而且这天都晴着,也没下雨的迹象啊。”

    不久后,他们就发现了更多的异象,城下的军营骚动了起来,好几股士兵汇集起来,沿着滦河向南走去。

    他俩对视了一眼,马上向军头的方向走去,报告这一消息。

    很快,不同渠道的情报汇聚到了李南山府上。他这几天正进退维谷、焦头烂额,听到这个消息,当即感觉抓住了什么,亲自上了城头。

    “确实动了,只是为什么?难道……父亲终于来救我了?!”

    李南山今年三十多岁,也是有家小的人了,虽然以往与李璮不怎么和睦,但现在看到“父亲没忘了自己”,他还是激动了起来。

    到了这时候,他精气神也上来了,一扫几日来的颓废,命人取了伯父送的银甲过来,穿戴齐全,就这么守在了城头上。

    果然,到了正午的时候,外面就出现了更多的骚动。先是南边有成群的小股马军退了回来,后又见不少步军也向这边撤来,然后又没过多久,滦河河面上出现了两艘“巨舶”,升着红白色的帆,追逐着败军一路驶过来了!

    正在阴凉处休息的李南山赶紧扑到女墙前,看着河边的场景,大笑了起来:“哈哈,果然来了,鞑军拦截不住!”

    他旁边,一个同样身披银甲的高瘦汉子定睛看着河上的两艘船,辨识起上面的旗号,叫了出来:“‘宋’,‘东海’,还有‘李’字旗!等等,总管,快看,后面还有三艘大船!”

    此人名叫林狵儿,是李南山的亲兵百户,擅长射箭,眼力极佳,远远就看清了远处河上的情形。

    “好!”李南山听了击掌赞叹起来,“‘李’旗自不必说,是我家人来了;既然父亲归正,也该挂宋旗;这‘东海’……应当是胶州那边的‘东海国’吧。听说这帮贼…义士精于航海,所用船舶形制大异,看来这该是他们的船了。哼,他们以往与父亲做对,现在倒是听调遣了,看来还是明白些事理的。”

    林狵儿倒是有所疑虑:“不过,就这五艘船,对付城外数千大军,有把握吗?这河边离着城门可还差几里呢!”

    蒙军虽多,但是阿海要防守整个北部沿海,不可能全部集中一处,既然不够强攻滦州,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