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说书人(第2/3页)  虞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怕牢中诉冤难

    九,怕葬荒郊外。

    十,怕大虞律上亡。”

    高祖宽之:“卿多虑,朕赐你丹书铁券,指山河为誓,以月为盟,卿之后代与皇家共治天下。”

    “吾皇曾许诺大司衡,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光不死,见刀兵不死,见男儿不死。这五不死犹在耳畔,而大司衡已经命归九泉,国灭土收!”

    “既然卿执意如此,那么朕也不在阻扰。不知道卿要何处仙山修行?”

    “臣有诗为证:放我修行拂袖还,朝游丹峰卧苍田。

    渴饮长生不老酒,饥餐龙虎紫金丹。

    闲时观山游野景,闷来潇洒抱琴弹。

    若问小臣归何处,心只在齐云山。”

    言罢,太祖高皇帝准奏,将那千里齐云山送给汪文忠公做修行道场,那首《小寒山》便写在齐云山山壁之上。王文忠公何等富贵荣华,尚且修道为贫。可见老话说的好: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说书先生言罢,四周武林人士尚且不满,吆喝说:“再说一段,再说一段。”

    说书先生喝茶润口,望着行了一个四方揖,不少人丢出铜板。说书先生捡起铜板,抱拳道谢,继续言:“那不才就继续说一个和汪文忠公故事了,且说那汪文忠公修道齐云,深山藏,不问世事,倒也快活。而天定三年,太祖高皇帝殡天,孝懿太后篡政,天下惶恐。孝懿太后废当今圣人,要让这江山改姓,这时候大司农劝圣人借东巡之名,拜访安国公汪文忠公,帝从之。见汪文忠公,文忠公再展韬略,名唤九谏,让孝懿太后退位,再定江山。这九谏为……”

    说书先生口若悬河的讲着开国旧事,江离郡主等人听着倒是有趣,这段往事他们自然十分清楚,不过这说书人还是有些不可靠,这大司衡是死在弘道元年,那时候汪文忠公早就隐居山中了,怎么会因为见到大司衡死。

    不过她们也难得说破这些,江离郡主对着玉玲珑说:“看来民间对于韩文敏公的死有怨言,当初孝懿太后,还是做错了。”

    玉玲珑也不好说什么,关于韩白的死,就连朝廷之中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韩白过于狡诈,而且嗜杀成,他的死是获罪于天,死不足惜。当然也有人惋惜,韩白作为开国三大功臣,却不但没有裂土封侯,反而被孝懿太后诈入宫中,死在妇人手里,真是可悲可叹。

    这说书的说完之后,最后告诉他们,到了这里,就算不到齐云山,也可以去城中的不远处的庙里吊祭汪文忠公。

    说完这个庙,然后说书人再次说:“说来也巧,这汪文忠公的汪祠和夏沧水夏尚书的夏祠隔着不远,这夏尚书是前朝孤忠,这汪文忠公是国朝大贤,本县能有这两位著名贤人,也算……”说书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一个人冷哼一声说:“什么贤不贤的,不过两个死人而已。他们两个书呆子有什么可以祭奠,为他们立祠,不如为赵燕然立祠,赵大侠乃是古往今来,第一大剑客,大豪杰。”

    说书人一下子不好接话,这时候那人再次说:“你这说书的,懂的事不少,为什么不说一下赵燕然赵大侠的事。”

    在场的武林人士听到这话,脸色露出不悦之,心想这人是故意来找麻烦的吧。这武林中的事,说书人怎么知道,而且他们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赵燕然,心想这个赵燕然不会就是眼前这个狂妄的汉子吧。

    没有想到说书人叹息一声,开口说:“这位客官,赵大侠的事,小老儿倒是明白知道的,只是赵大侠的事,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那人听到这话,冷笑一声,然后拿出一粒金豆,丢在说书人面前说:“这有道是有钱能买鬼推磨,一粒金豆若是不够,我这里还有一粒。”说着男子再次拿出一粒金豆来,说书人看着金豆,脸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