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九十四章消香(第2/3页)  虞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伤心,低声抽泣地安慰:“圣人,节哀,节哀,母后也不愿意你这么伤心。”

    耀棣等几个兄弟也来了,耀棣也拉着贤妃的衣袖说:‘祖母,祖母,你还说要传孙儿剑法,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若水仙子轻轻将耀棣抱起来,对着耀棣说:“殿下,不要动太后的身体。”

    哀伤了一个时辰,若水仙子开始安排丧事起来。

    四皇子这几天忙来忙去,神情说不出的憔悴,在贤妃要下葬的当天早上,四皇子将九卿找了来,四皇子有些急切地说:“朕,朕最近想到书里有一段经,不可解,还请诸位爱卿,能够为朕解答一番。”

    众位大臣连说不敢,心想这个时间,圣人还找他们解经文,一定事出有因。

    “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四皇子将这一段经文说了出来,然后对着他们说:“朕认为亚圣这个法子倒是不对,海滨也是天下,皋陶还是要来追捕的。”

    诸位大臣互相看了看,这一个的确是儒家一个难题,在孝于法之间,的确很难两全。众人也知道四皇子的言下之意,如今四皇子抓十皇子,就如同皋陶抓舜父,但是四皇子又不想十皇子死,也不想放弃皇位,现在应该怎么做。

    大臣心中虽然有一些意见,但是这个节骨眼不好回答,他们不知道四皇子是真心想要救十皇子,还是故意来套他们的话,抓十皇子的同类。

    诸位大臣不说话,四皇子看着众位大臣,然后振振有词地说:“朕这些天想来想去,于是想到,舜有功天下,舜父也应该从轻发落,只要舜父不死,那么舜就不会忠孝两全了。朕认为有八种人,在大虞律面前,可以从轻发落。”

    说着四皇子将八种人说出来,第一是议亲,也就是皇亲国戚。

    第二议旧,便是圣人的知交故旧;第三议贤,即德行修养高的人;第四议能,即才能卓越的人;

    第五议功,即功勋卓著的人;第六议贵,即七命以上的官员和侯爵位以上的诸侯;

    第七议勤,即勤谨辛劳的人;第八议王,即前朝后裔,被虞朝立为王的。

    这八议倒是老早就有了,只不过虞朝没有将这八议写入大虞律里面。

    如今四皇子重提八议,众位大臣只好装下样子,表示初次听到这么一个解决办法,吹捧四皇子一番。

    四皇子也不是来听他们吹捧的,对着他们说:“如今文渭他是先帝的十子,又对朝廷有功,朕认为功过相抵,罪不至死。”

    四皇子说罪不至死,大臣自然不会唱反调,他们统一说:‘极是,极是。’

    “不过若是就这样赦免他,未免朝臣不服,有碍律法,朕只能将他贬为庶民,以儆效尤。”

    大臣说这样处理妥当,四皇子于是将准备的好诏书拿出来,让天部大冢宰卿亲自去天牢提人,让十皇子最后以皇子的身份参加贤妃的葬礼。

    到了大冢宰卿到了之后,十皇子才听说贤妃死了,顿时眼泪止不住的流出来。

    大冢宰卿对着十皇子说:“殿下,快去吧,送大行太后最后一程吧。”

    “母后还没有谥号吗?”

    “这段日子,圣人为了你的事情,还来不及取谥号。”

    十皇子心中哀伤,但是为了送自己母亲一程,只好强忍悲伤,穿上衣服,然后前去送葬。

    十皇子看到鸾车进入墓道的时候,忍不住跪在地上,大声哭泣起来,想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