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053章 一甲探花,南下归家(第3/3页)  从知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字仲远,现任正四品的襄阳知府;三子秦琅,字玉章,无官无职,孑然一身,在扬州府江都城旁的青檀书院,任一教书匠。

    秦侍郎在书房接待了卫允,两人说了许久的话,卫允的这位师伯对卫允也是越发的满意,两人相谈甚欢,秦侍郎还给卫允讲解了许多如今官场上面的事情,以及他们秦家所处的地位以及阵营。

    当今圣上无子,宗室之中,唯有现居于汴京城的兗王与邕王两位王爷的呼声最高。

    其中,邕王比兗王年长半岁,但就这小小的半岁,邕王首先便占了个长字,其次,邕王的子嗣众多,日后自然不乏继承大统之人,自然被更加看好。

    但兗王同样不差,虽然他的子嗣不如邕王那般多,只有一个独子,但兗王自身便十分精明强干,兗王世子亦有乃父之风,在宗室和朝堂之上,素有贤名,若是兗王能够即位的话,日后自然也就少了夺嫡之争,朝堂自然也不用再经历风波。

    但有好处的同时,也往往预示着危险的存在,兗王只有一个独子,若是兗王世子出了什么事情,那岂不是又要再从宗室之中挑选继任者!

    如今朝中虽有不少人倒向了兗王和邕王,但秦家,却一直都置身事外,不曾参与其中,昔日秦老太傅辞官归乡之时,便留下的话,秦家永远不参与夺嫡之争,秦家之人,入朝为官者,皆只能做纯臣。

    况且今上素来仁善,虽没有开疆拓土的雄才伟略,但却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在他的治理下,大周王朝这三十多年来国力蒸蒸日上,且边境安稳,朝野上下一心,军民同力,百姓们也享受了三十多年的太平盛世,不论是在朝还是在野,今上的名声皆是一时无两。

    只是这位仁慈的君主对于立储一事,却始终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定论,左右两位大相公,蔡琪和韩章明里暗里不知向元祐帝提了多少次,可每一次都被元祐帝给遮挡过去,这也成了如今大周王朝,最大的一个问题。

    储君之位高悬,迟迟不定,朝野上下的人心便不能安定。

    而且近些年来,元祐帝的身体也日渐衰弱,若是那天发生了什么状况,山陵崩塌,那大周朝必将迎来因夺嫡而起的一场大乱。

    卫允倒是无所谓,不论是兗王还是邕王,这两个不论谁当了皇帝其实和他的关系都不大。

    如今还只是元祐三十四年,距离盛紘进京至少还有一年,而距离那一场牵动整个大周的叛乱至少还有七八年的时间呢!

    到时候卫允大不了在动乱之前,谋个外放,到时候山高皇帝远的,谁能管得到他。

    他做官的初衷又不是为了权力,只不过是为了给大卫氏和小明兰一个足够强大的靠山罢了,哦,对了,如今还有大卫氏肚子里头那个小生命。

    三月十八,卫允告别了柳存,将立春和立夏两个丫鬟留在汴京打理产业,就只带上了小白杨和一沓银票,踏上了从汴京南下的商船。

    因是顺流而下,速度远胜逆流而行,是故所花的时间不过半月,比起当初北上汴京之时,快了足足四分之一的时间,便到了扬州府城江都。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