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帝王迟暮》(第3/4页)  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以会由宰相和奏事处大臣,先行查阅一番。无法定夺,或者是需要陛下亲自决策的,才会送到文宗的手里。

    “这凉州府一事,真是让朕寝食难安。沧州、益州各城镇皆是涌入大批难民。暴动、疾病接踵而来,这一纸纸文书都是在控诉,朕无德之能啊。”文宗无奈的摇摇头,就恨不得把手中的毛笔给扔出去,哪怕解解气就好。

    身旁的黄邪劝道:“天灾人祸本就不可避免,又何来牵扯陛下无德之说。”

    “你啊,倒是会安慰朕。”说到此文宗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若不是黄邪出马拦住了即将逃离的徐娘,凉州府就真的危在旦夕了。

    如今上官南已经奔赴凉州接替杨昭的工作,至于秦王就则代理上官南原本镇守长安的工作。

    “话说怎么不见大理寺的奏折?难道是朕批阅过了?你看朕的脑子是越来越糊涂了。”

    “想必是传来的之时,宰相都替陛下梳理了许多。”黄邪在一旁接话道。

    仁宗舒了舒身子,脸色的疲惫也少了一丝:“此次西夏间谍之事,宰相倒是出了不少力。”

    “还不是为了给赵文谦善后。”

    “此子在长安百姓口中倒是纨绔,如今双腿已残,想来也不能出去兴风作浪了。”文宗自然知道赵礼的事迹,只不过子不教父之过,赵嵩历代承受皇恩。他连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怎么有心去管教别人的孩子。

    只要不是作奸犯科,文宗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黄邪淡淡说道:“听说宰相近日跟兵部尚书走得挺近的。”

    文宗一听,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哦?还有这种事。”

    “老奴只是听闻,据说是宰相有意想跟韩尚书结为亲家。”

    宰相与尚书的联姻,倒是一件美事。

    “朕记得韩君祁的女儿倒是身患失语,想来宰相也是觉得赵文谦残了,必定会遭到嫌弃。倒不如跟韩君祁做个亲家,他俩也正好般配。”文宗摇摇头笑道。

    “老奴也是这么认为。”

    两人就这么聊着,一直到小太监端来宵夜。文宗问起是什么时辰了,却得知已经到子时。

    喝了一口银耳粥,又望了一眼门外:“二殿下呢?”

    “回陛下,二皇子还在门外跪着。”

    “让他早些回去,明日卯时再来接着跪。”

    “唯!”

    小太监应了一声,跪安便退了出去。

    那夜军机阁与大臣们商量好事后,文宗却忘了,他召见两位皇子的事情,反而摆驾养心殿。直到第二天才得知晋王在宣威殿外跪了一夜,反观齐王,早早就回去喝酒,文宗为此大怒。

    “黄邪啊,你说朕做错了什么。要继承大唐江山的太子从小体弱多病,最看重的七皇子却密谋造反。朕这十一个儿子,是一个不如一个,如何能安心把这大唐江山交托下去。”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文宗在位,虽说不上明君。可是始终励精图治,勤勤恳恳。

    先辈打下的万里江山,难道就要在他手中覆灭吗?

    “陛下您已经做得很好了。”

    “朕做得好,也要有人继承下去啊。如今西凉枕戈待旦,各路诸侯虎视眈眈。明年开春之际,便是一场恶仗啊。”

    这几天大唐粮食收成渐少,前线粮草难以支撑,不得不提高了税收。昨夜凉州府急报,说粮食只够支撑到明年的开春了。若是到时候粮草供应不上,那凉州府十五万士兵如何抵抗外敌的进攻。

    这是一场持久战,比拼的两国的耐力,兵力,物力,财力....

    “大唐武将居多,谋士甚少。朕这几年来求贤若渴,科举制度更是屡次放低门槛。遥想当年,文有沈傲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