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章 圣地石沟(第1/2页)  权宋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着身前身后迤逦而行的队伍,王栖梧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支队伍中,除了王佺与他的十个护卫。其他的一百个东真兵,看似自己的人马,但王栖梧知道,这一百个人,真正听命自己的可能一个都没有。

    王栖梧还知道,这百人队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属于缉侦局的人员,但具体是谁,他并不清楚。

    不过,自己一旦遭遇危险,这些人是不可能放任不管的,自己毕竟代表着南京府的颜面,这也是王栖梧如今唯一的底气了。

    一路无话,似乎每个人都在忐忑,除了始终保持着兴奋状态的王建禾。

    看到前方依然屹立的五老山城,王栖梧暗暗地松了口气。

    行程总算过半了。

    去年底,沈州的洪福源终于主动放弃了五老山城。

    南京府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进行攻打,只是守住山城的前后通道,对运往山城的所有物资征收重税。

    当价值一两银的一石米,运入山城之时,需要收取五十两银的税收时,洪福源只能乞求南京府允许他,将城内所有守卒撤回沈州。

    条件是每年给南京府一万石粮,让他们代管五老山城。

    半年多的时间,五老山城便成为方圆数百里之内的一个重镇。

    毕竟这里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往北便是抚松;往西过沈州、贵德直抵沈阳;往南过石沟可到昌州直接进入高丽,西南再走四百余里达丹东。

    拥有五老山城,也意味着南京府打通了辽东的所有节点。

    但是,五老山城毕竟名义上还是属于沈州的地盘,南京府也只是代管而矣。因此对在这里进出的商旅,并没有进行过多的限制。

    五老山城也开始成为整个辽东,鱼龙最为混杂的所在。

    所幸山城本身不大,能容纳的人也不多,基本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这种人蛇混杂之处,是让王栖梧最觉得没有安全感的地方。因此在此驻留一个晚上之后,他便领着这支队伍,继续南下。

    这日,众人行至石沟村。

    数年之前,赵权与大乌泰率着北撤的东真军,与追击的只不干部在此连续爆发两场大战,使这个原来默默无名的小村子,因此在东北全境声名鹊起。

    这里已经几乎成为南京府的一个圣地。

    村子里原来的居民就不多,有些迁往抚松与丹东,但也有人从附近的山林中,到此定居。

    石沟虽然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但是除了一条狭长脊道,便全是水泽,根本无地可耕种。靠着附近山林的猎货,也无法养活太多的人。

    近年来,南往北来不断增加的商旅,才使得这个村子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由此,才勉勉强强地养活了村中不到三百的人口。

    驿站的客房并不多,王栖梧与王佺几人入住之后,其他人便依着驿站,沿水结帐。

    村子正中,立着一个高大的石碑,上书“东真军烈士纪念碑”。碑上,密密地刻着数百个名字。

    “那一年,权总管与大将军率领我们北撤,第一战,就是在这里打响的。前有阻敌,后有追兵,权总管却凭着五百个骑兵,活生生地突破了数倍的敌兵包围。

    那一战,就直接把只不干的手下打得完全丧失了战意……

    此后,大将军……”

    站在碑下,正在夸夸而谈的,是此次随王栖梧南下的百夫长安迪,一个当年随东真军北撤的高丽兵。

    加入东真军并不难,但成为一个正式的战兵,并不容易。每一个战兵,不仅是战力上要达到百夫长的水平,也意味着他的军事能力与文化水平,都已经通过了海东军事学院的测试。

    当年北撤时,赵玄手下的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