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夜观星象,赵昏年(第2/3页)  朝湖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潇洒惬意?

    琴卉决心替青衫隐瞒,仍旧面无波澜,直视老道士言道:“没有,若道长不信,小女子也无可奈何。”

    王阳明有些不悦,若非张昏年辈分与年龄都高于自己,只怕早就恶语相向了。老道士暗自思索了一会儿,没有与小丫头纠缠,胸有成竹,冷笑道:“当朝有九颗命星,其中八颗黯淡,掩藏祸乱。而有一颗却熠熠生辉,但其位处七杀,若仍是高悬于空,中原这尸山叠血海的局面,难以扭转……”

    包驮驮一身穷书生打扮,儒冠褶皱不堪,方才默默聆听,此时讲到了星宿之说,方才言道:“道长与我所窥天机一般无二,这九颗命星应属晋王九子,只是我听闻九皇子早已丧生北莽,为何仍高悬于空?”

    张昏年没有言明此事,在场之人心中都有了明悟,王阳明最是激动,他可不信老道士说得无稽之谈,什么尸山血海的局面,什么位处七杀,若不是那小子保家卫国,漠北与胡人大举来犯,那才叫尸山血海,老院长连夜入宫,欲寻晋王言明此事。

    御书房内,王越、顾蠡、具恒、王前羽齐聚一堂,这些人皆是晋王心腹,老宦官为众人沏茶,还去添了些灯油,燃上熏香后才回到了晋王身后,一副谦卑恭敬的神色,与传闻里一人屠一城的形象大不相同。

    书房内精简,木是黄花梨,砖是官窑金砖,别无其余碍眼之物,连绿植都不见一盆,晋王翻着手中奏折,问道:“王阳明,什么事竟能让你如此着急?”

    王监院思索了一会儿,不知该如何叙述,又琢磨了许久,言道:“陛下,九皇子可能还尚在人间……”

    奏折坠于台面,晋王折了手中竹笔,立起身子,言道:“你说什么?”

    王前羽最是激动,他当日护送陈玉知入凉,一路跌宕起伏,从最初视他如纨绔,到最后肝胆相照,自打听闻陈玉知的死讯后,他便悔不当初,早知如此,晋王宣他回盘阳那会儿,就该五花大绑将那小子擒回盘阳,总比死在北莽强。

    “陛下,张昏年观星象推演……”

    王监院话音未落,老宦官一道残影闪至晋王书桌前,捻出了几支绣花针,剑圣直视门外,一动不动。

    御书房大门无风自开,却又显得柔和,未曾发出撞击声,张昏年步入书房内,直挺脊背,言道:“陛下,老道不请自来,还望莫怪。”

    瞧是这位刚入盘阳的老神仙前来,曹宣兵便将绣花针收了起来,晋王此时急切,摆手言道:“无碍,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对于老道士的境界,王越颇有感触,方才有一瞬间势如潮水,却仅仅只针对自己与曹宣兵两人,而能将势运用到如此火候,单论境界恐怕要比张天师还强上几分。

    张昏年知无不言,正色道:“陛下,当朝九颗命星高悬于空,虽有明暗之分,却可证皆尚在人间。”

    “那小九在何处?快去将他接回朝中!”

    老道士说罢,书房众人面带笑意,他们对陈玉知寄予厚望,听闻其死而复生,皆是喜出望外。

    张昏年摇了摇头,森然道:“陛下绝不可再让他归于庙堂……而是应该让这颗命星消失!”

    此话一出,除了晋王与曹宣兵外,众人皆怒视张昏年,若不是此时身在御书房,断然要去找一找他的晦气。而最是无情帝王家,比起一条性命,万里江山与黎明百姓才是重中之重……晋王直视老道士,话里带着三分怒意,“张昏年,别卖关子,把话说清楚!”

    “陛下,当朝气运与九颗命星紧紧相连,从前气运遮蔽命星,叫人难以揣测其上隐晦,而此时庙堂气运已归九龙聚藏,方才老道以大六壬之法观星,推演出八颗命星隐匿祸端,最后一颗更是暗藏七杀,若不将之抹去,中原将血流成河!而剩余八颗命星也不得留于盘阳,如若不然,晋朝必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